高校市场,无限商机在险峰


之所以关注高校市场,一方面是高校本身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是高校这一特殊的群体,其消费行为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带头作用,能够引领潮流,潜在商机更大。就目前来看,进入高校的基本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有着张扬的消费主张和消费特点: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消费注重品牌,商品更换频率高,女生喜欢毛绒玩具、小饰品,习惯整套购买化妆品,男生喜欢DIY体育延伸商品等等,谁能抓住90后大学生的商机?许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在摸索。

一、高校商机面面观

一是培训认证类。从四六级到考研,从舞蹈、计算机、棋类到各种证书的培训与资格认证考试,还有驾照等等都存在一定巨大商机,因为一方面大学生都想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此在未来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培训来培育自己的爱好,迎合自己的个性与偏好。

二是电子产品类。从手机到电脑、从MP3到电子词典、从数码相机到PSP等等,因为大学生是这类产品的主流消费者之一,而且有些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还会出现更新与更换。

三是小礼品与小饰品类。每年的节庆比较多,对于大学生来说,每次节庆和一些特殊的节日在小礼品和小饰品领域都会投入不少,一方面是为了彰显个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爱感情方面的投入。

四是书籍与词典类。学生为了考试与学业,每年要在书籍和词典方面投入不少金钱,主要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英语系列考试书籍与词典、考研系列和专业书籍系列等等,从买到租,再到不用后的卖,还有其他相关学习用品,都有一定的市场和商机。

五是眼镜与服饰类。眼镜、服饰、鞋等作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须用品,其商机自然存在。

二、消费行为的表现

当前的大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特点。他们出手阔绰,喜欢尝试新事物,崇尚新奇消费,个性明显,具有超前消费的意识,不喜欢厂家直接的销售方式。如他们会将自己喜欢的球星、球队印在球服上面,或者自己可以在球衣(其他衣服上)进行DIY创意设计,按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个性;如90后的很多女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而且手机挂饰经常更换;如许多学生热衷于赤字和图案于身体上;如他们的购买是“线上”与“线下”的交织等等,就具体的消费心理来看,他们主要是炫耀性消费心理、个性化消费心理、成就型消费心理等等的综合。

三、校园营销策略

一是公益营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热心公益活动、不过分看重利益等特点,而且公益活动在学生内部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充分利用和挖掘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可以达到名利双收的境界。

二是体育营销。体育活动在大学校园比较普遍,通过嫁接和赞助一些校园体育赛事往往能够取到较好的效果。

三是俱乐部营销。在大学校园内,不同的社会团体较多,充分利用社团的力量并有效开展俱乐部营销是赢取校园市场的有效途径。

四是知识营销。校园内的信息相对社会还是封闭一些,通过演讲、讲座等有效切入校园也是容易俘获大学生的心理。

五是体验营销。通过终端促销体验或核心消费群体的体验,让大学生直观了解产品和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而赢得其偏好与选择。

总之,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发生变化,许多营销策略纷纷都在上演,俘获大学生的心理和占据其心智是赢取高校市场的关键,赢取高校市场,对企业来说不仅有眼前的利益,还有潜在的后续利益。

王唤明,营销管理顾问,高级培训师,现为安徽山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是《华夏酒报》、《太阳能信息》、《中国酒业》、《太阳能产业资讯》、《河北酒业》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与特约撰稿人;著有《营销策划》、《区域市场营销》、《新基业长青》、《营销案例与实务分析》等专著,在《销售与市场》、《新营销》、《当代经理人》、《企业管理》等杂志发表营销相关论文200多篇,曾为太阳能、新能源、快速消费品等领域200多家企业提供过项目咨询与培训。更多相关介绍,见www.diyiyingxiao.com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咨询电话139563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