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不能为解构国体开道


经济改革不能为解构国体开道

田忠国

近日读到“人民网”“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奖的报道,其中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为例,其获奖理由是:“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从农家子弟到省级高官,他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每一岗都做得风生水起。他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卓尔不群,责任意识和奉献品格超凡不俗。仇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成长起来的卓越干部,是共和国六十年孕育的优秀儿女。”从颁奖词上看,“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奖的确是中华之英才,但继续请看“人民网”的如下报道:

2000年底,他开始主政宿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致力实现“权力支配资源最小化、市场配置资源最大化”,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培养各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招商引资轮岗创业;坚持“一保三放开”原则,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逐步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事业由“政府包办”转为“政府扶持、社会兴办”,使教育十分落后的宿迁很快成为苏北第一,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坚持“管办分开、医卫分开、医防分开、医药分开”原则,把竞争性医疗服务逐步推向市场,把政府应当做的公益性预防保健服务全力做好,迅速扩张了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提高了优质资源比例,成为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认真研究了这段话后,我们不难发现:

一,仇和的改革就是在他主政的地方全面实施经济自由化,经济自由化也就是私有化,包括中国未来的生命之源,强国之本:教育(教育私有化,在民国,包括民国,之前,叫私塾)。医疗是国家的强国之基,民生之本,稳定之石,因为,不论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捍卫国家安全,都是人民大众。医疗私有化,医院挣得是钱,看中的是民众囊中之物,而不是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因为,任何时代,私有制下个人都没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二,由“人民网”的报道可知,“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奖奖励的是推行私有化的精英。也就是说,是解构国体的精英。有人看到这句话,又要跳起来骂我反改革了。但是,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改革,不论这个国家是什么性质的,都必须是对国体的完善和巩固,而不是解构国体。什么是中国的国体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明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总纲第六条又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三,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知,为什么有人那么醉心于经济自由了。所谓经济自由,不过是私有化的代名词,是违背宪法的不法行为。大家知道,宪法是中国的最高法律、维护国体的纲领性文本,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违宪或者不经全国人民投票通过,是最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破坏国家意志,反人民的行为。但问题是,这些违宪行为,也即破坏国家意和反人民的行为,不仅没有人阻止,反而还得到某些人以中华经济英才的名义积极推广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当权力蜕变为利益的追逐者,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维护宪法尊严就是对权力利益的破坏。破坏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宪法,就是权力利益的扩大。

四,左右翼为中国存在的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这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同一个全付武装的强盗讲道理一样,争不出什么道道来。因为,手无寸铁者有手无寸铁的道义,强盗有强盗的逻辑,也就是说,强盗认为,把民众和国家财富自由掠夺到手就是发展;而手无寸铁者认为,只有共同创造,平等分享创造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积累,才叫科学。由此可知,强盗有强盗的发展观,手无寸铁者有手无寸铁的科学观,他们本是两条道上对开的车,道理怎么讲得清呢?所以,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期,其政治经济学是目标一致但观点不同的学问,但当阶层尖锐对立时,政治经济学就是个刀尖上的哲学原理了。当然,毛泽东生前的中国宪法,就是政治经济学这个刀尖上的哲学原理了,已经给予了充分阐释。

五,由此可知,经济改革不能为解构国体开道。因为,国体为国家安定之基石,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意志,亦是社会发展之机制,这是其一。其二,允许解构国体,就意味着权力蜕变为资本利益的保护者,阶层性暴力对抗矛盾已处于萌芽状态。其三,解决阶层性对抗矛盾,就是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但解决阶层性对抗矛盾的关键,是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其四,解构国体与重构原有国体的斗争,也就是解构宪法和维护宪法的斗争,会在一个相当时间段内展开拉锯战,但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到来,这种拉锯战马上就会演变成对决战。其五,对决战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我想,谁和全国人民站在毛泽东的立场上,谁是必然的胜利者。也就是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有人可能问,何谓天下?从生存空间的角度说,得到海、陆、空并拥有辖制权者,叫天下。从人心的角度说,某一海、陆、空间,即民众共同的居住区域内的民心,也叫天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宪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共同意志的文本体现,是一国之体。由此可知,经济改革绝对不能为解构国体开道。但问题是,经济改革不仅为解构国体开道了,而且,解构国体的精英,还成了中华经济英才,但不知这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悲哀?

2009-6-29

附“人民网”“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获“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奖”一文:

http://leaders.people.com.cn/GB/955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