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大声说话


曾几何时,在几家门户网站的首页头条都能看到外交部“告出境公民书”,其标题之醒目,分外刺眼:中国公民在国外公共场合勿大声说话。5000年文明史发展到今天,泱泱大国竟要如此告诫自己的公民——勿大声说话。嗟乎,就差告诫到了国外要像在幼稚园般手拉手一字排开地走路了。

 

瞧瞧以下的摘抄(为了协助普及),即便不吐血,也让龙的传人们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汗颜啊!“告全国出境公民书”中的13个“不要”,怎么看都眼熟,大部分恐怕抄自于《小学生如何防止意外伤害》读本:“在住处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让小孩告诉陌生人父母不在家;出门时尽量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也不要在居住地存放大量现金;不要在私车的明处摆放贵重物品,如车胎被扎,修车时务必要先锁好车门;不要将文件、钱包、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划开的塑料袋中;不要在黑暗处招呼出租车;不要轻易让陌生人搭乘您的车;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不要在街上乱捡东西,以防被敲诈;不要在黑市上换汇……”

 

“告出境公民书”作为指南,愚辈无话可说,但以外交部的名义大肆宣传,其弱智程度让人瞠目。当然,说这话或许是出自不才自我感情和自尊心的考量,有病了,就得扒光了让医生看,没得选择。至于那13个“不要”中的“不要轻易让陌生人搭乘您的车。”此条不用告诫,在国内想拦车送伤员或疾患者去医院太难了,因为我们打小所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何况在国外,谁敢给狼外婆开门呢?接着下一条“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就更奇怪了,我们又不是到了无人区,国人所到之处要不要清场?老外有见到陌生人向你示善微笑的习惯,难道他是图谋不轨?按“不要”中的劝诫,就该抛个眼白给他?或稍带一句“神经病”?

 

大国寡民,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趋向,已经根植入我们民族的骨髓,有时甚至猥琐的让人心寒,搞得出国如入虎狼之国?“五讲四美”加起来9条在墙壁之上糨糊未干,13条“告出境公民书”就又张贴到了各个机场口岸,难道国人素质真的就低下到如此之地步了吗?你还别说,真就实事胜于雄辩,在此说出来一样很弱智。

 

 

你会嗤之以鼻,难道他老外就没个流鼻涕放响屁的时候?绝对有,笔者亲眼目睹。一次在公交车上,一北欧老妪上车,打眼就让我看她不顺,喉头巴脑,加之不断的咳嗽,脸涨红的像猴屁股似的,她老人家从手提袋里掏出一卷卫生纸,大庭广众下就那么“哼……哼”地擤鼻子,绝对符合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下以小鸡肠心态暗自窃喜,老外也不都神话般的文明,“我看你怎么处置?”谁知老人家下车前把那濡湿的卫生纸恶心地装进了手提袋。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恶心自己也是一种文明。

 

据悉,中国外汇储备已达数千亿美元,布衣拙见,与其闭门宣科地“五讲四美”和13个“不要”,不如将接受过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文明行为罚单者,轮流送出去“留洋”,我就不信5000年的文明大国会为文明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