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在呻吟:请还我一个清白


    近来,学术界风声鹤唳,学术腐败现象此消彼长。辽宁大学陆副校长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之风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抄袭门”之风又来袭。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中国学术如此之腐败,吾国之未来在哪里?请还大学教育一个清白!

杜绝学术腐败,从我做起。从我做起,不仅仅要求本科生写论文不要抄袭。本人却认为本科生不应该写太多论文。平时上体育课,到结课了却要写篇体育论文。其实质就是拿《体育理论》来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拼够一千两百字,然后交上去。老师也是这样跟我们说,但论文是上面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写,不写就过不了。大学教育都犯“论文病”。这种现象其实是劳民伤财。如果我用抄论文的时间去干其它事情,我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杜绝学术腐败,从我做起,从教学评价做起。相信每个大学都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系统,并且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直接与老师的工资、资金挂钩。所以学生认真地对老师进行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杜绝学术腐败。

一天,跟一个哥们去吃饭。我问他:“做教学评价了吗?”

还没呢”

你觉得某某老师上课怎样?”

真他妈的差,我什么东西也没学到。”

我给了他60分。”

这么少啊,我不会给那么低的。至少80、90。”

为什么?”

尽管他上课不好,但他挺逗的、挺有趣的,我喜欢他。”

这是他给老师高分的理由,“他挺逗的、挺有趣的”。他给高分,并不是因为这个老师上课很好,做学问做得很好。甚至有的同学给老师高分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他是老师,给我上过课,如果不给高分多不给面子多不近人情啊。如果给低分了,老师的工资跟资金就少了,多对不起良心啊。于是,有很多老师拿了他不该拿的工资、资金,而且还以为自己的学问做得很好(而实际很差)不再做改进,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被毒害。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学术推向了腐败的深渊。

金钱、商业、人情、面子,在中国教育界太多的东西跟学术纠缠在一起。日本教授因为北大校长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一位商业成功人士旁边而大发牢骚,中国学生却碍于人情面子置教学质量于不顾给低水平的老师以高分。为了中国的未来,不要再让金钱、商业、人情、面子跟学术缠在一起了。是快刀斩乱麻时候了,是还大学教育一个清白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