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要做房地产开发,公司要进行战略转型,对小城镇进行研究,以求在小城镇找到好的盈利模式。时下恰逢金融危机,政府提出要建设新农村,或许这报告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背景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地协调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大力发展小城镇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
截止2001年底,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共有212家。其中西部地区35家,中部地区51家,东部地区126家,包括联合国试点镇12家。(具体分布见附件,加*号者为联合国试点镇)
二、中国城镇发展特点及现状
1、中国城镇的特点
中国的城镇分为城市和小城镇两种类型。城市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建制城市。按城市市区非农人口规模分为:超大城市(2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00至200万人口);大城市(50至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至50万人口)和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小城镇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建制镇镇政府所在地的建成区和相连的村民小组的非农建设用地部分。
中国城镇划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城镇按照行政等级基本分为四个层次,即: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除直辖市外,在地级市行政管理区域内,地级市可直接管辖县级市,也就是存在下级城镇对上级城市的行政隶属关系。
2、中国城镇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一系列城镇发展方针。这些限制大城镇的发展方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吸取国际上一些城市盲目发展,过度膨胀引发了城市两极分化,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城市病”的经验教训,从维持中国城市社会安定和良好的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