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雾像云又像风——失败的3G广告!
近期,各运营商展开轰烈的3G广告战。从CCTV的黄金时间,到各省市的TV、电台、户外、杂志,你方唱罢我登场,掀起一场浩大的“广告烧钱”运动。联通WoWo的叫、移动的水墨娃娃鱼、电信的天翼,这场总额上亿的广告战,效果如何呢?据上海某家咨询公司调查,问看过这些广告的用户对于3G的认知和对各家运营商的3G产品的认知,还有3G到底能干什么,有什么价值?得到的结果千奇百怪,对于这些广告共同的感觉是——不知所云。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运营商的“大手笔”:
电信——最早推出3G广告,最大的失败就是找邓超代言。以为和孙俪谈了恋爱、搞了几部电视剧,就是“星”了。这么一个新生代的时尚产品,用这么一个知名度有限的电视演员显示压不住阵,而且形象与时尚、科技、国际的3G严重不符,整体给人小家子之感。更要命的是,这铺天盖地的广告做了这么久,观众就是不知道这189是什么意思。
移动——设计了一个象水墨娃娃鱼的LOGO。我想移动大概是想表达“太极”之意吧。可惜,观众觉悟“不高”,就是感觉不出来。不要以为你搞个传统的东西就是定位高端市场。老实说,高端受众往往比一般受众对广告理解力更低。最近移动找来周杰伦,搞了上树喝咖啡的广告。周杰伦名气是够了,但动感地带的形象太深,怎么也觉得是做给学生和小年轻看的。这与原本LOGO设计的全球通高端群体定位不吻。移动摆造型、玩味道后,剑锋一偏,又是“动感地带”再现。难道是内部换人,还是找了两家不同的广告代理商?
联通——可能策划这个“WO”是一个很不错的国际大公司。从传播推广上,把自己的3G业务命名为“沃”是很精准的。但广告的感觉却差很远的。一群人在WOWO吼着,就是不知道表达什么。是音乐节?是下载彩铃?----辅助性的广告说明没有,这样烧钱卖了很多吼叫,不知是成全广告公司还是成全电视台。策划人显然没有理解清楚3G是什么,要面向什么什么用户。现在再听得这"wo',很多人在换台。
3G之于中国用户,现在还是一个普及的时代。据说,受流量限制,3G其实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使用。作为新生事物,3G在媒体的吹捧下被无限夸大,进而触动了各营运商的神经。其实,营运商更应该考虑自己的3G定位什么人。找到这些人后利用小众媒介详细说明3G能干什么、有什么效果、能解决什么问题?围绕用户关心的话题去做广告。
诺基亚早年推出商务手机时,做了一个长VCR。利用模特的情景表演,把产品的商务功能表现的非常充分,而且深具号召力。同时,在诺基亚各零售终端,都陈列有分析功能的说明指示牌、灯箱片及精美的DM画册详解。当时取得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也成功把诺基亚的形象拓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G的功能应该非常多,但把它的核心用途、功能、如何使用等说清楚了,才会获得目标消费者的关注。
最后,送给三大移动电话营运商一首老歌曲——《像雾像云又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