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第八条明确规定:“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心理环境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除了保证其生理健康以外,还要创设一个和谐的、丰富多彩、充满爱的环境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创设充满亲情的师生环境
㈠面向全体幼儿、广施博爱
幼儿入园伊始,势必把对父母的强烈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老师的爱必然成为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支柱。老师对幼儿的每一次微笑、点头、亲昵的抚摸或帮他整整衣帽、拉拉手,
面向全体幼儿广施博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老师的爱是广博的,对于个别有缺点的幼儿也不应吝啬,而且必须及时疏导矫正,以免幼儿产生心理障碍。一次茜茜因为没评上小红花而情绪低落,不愿来上幼儿园,她告诉妈妈说,老师、小朋友都不喜欢她,要求妈妈给老师和小朋友每人送一份好吃的。听了她妈妈的一席话,我心里十分难过。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呢?针对茜茜的情况,我“偏爱”了她,单独给她讲道理,分析没评上红花的原因,用名人成功的经验故事鼓励、教育她,并指出有错改了还是好孩子,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事后,我特意为她创造一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激发她在挫折中上进,慢慢地,茜茜变了,变得活泼了,也更爱集体,更爱同学
㈡尊重幼儿情感,师生平等
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契机。幼儿信
二、创设充满友情的同伴环境
在幼儿园,幼儿除了与老师交往,就是与同伴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培养健康的与同伴交往的心理素质,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㈠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存在
孩子入园后,处处依靠家长关心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而同伴间相互关心,还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我们把班上40多名幼儿分成4大组,每组选出两个组长,负责5~6名小朋友,任期一周到期改选,每人都有为别人服务的机会。组长负责活动前
㈡教育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交往的好机会。孩子们在一起选择游戏,分配角色,共同动脑筋,出主意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积极参与幼儿游戏,适时指导,激发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教育他们尊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抢游戏材料,还让幼儿通过自我体验,说明合作协调的益处,损害别人结果将会损害自己的道理,并通过让幼儿看情景表演,听故事等教育幼儿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容忍谦让。
㈢教育幼儿学会调节同伴关系
孩子在一起总爱“告状”,总结起来,不外乎几个原因:⑴询问目的,如幼儿反映“××”站在椅子上往下跳,如果老师不加制止,他也会去跳。⑵追随老师评价。老师批评看图书不停调换的行为后,幼儿则不时告诉××又换书了。⑶对某个小朋友不满,希望得到老师支持。⑷要求得到老师的保护。“××,打我了”。⑸还有一些客观造成的原因。如:教室活动面积少,玩具少等。了解原因后,我们首先教给孩子一些劝导语,经常这样讲:“太危险了,不能那样做。”“欺负别人,不是好孩子。”“小事情,大家让一让”。其次,让小组长充分起作用,做个调解员,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逐步教会孩子处理伙伴间矛盾。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在调解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园风。
三、创设充满热情的社会环境
㈠学做小成员,不当“小皇帝”
幼儿是“小皇帝”,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提法了,在许多家庭中孩子的家庭地位还在直线上升,因为经济发展了,家长们手里有钱了,可孩子还是一个。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自己小时候没享受上的,要在孩子身上补回来。更有甚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择手段对孩子实行强刺激。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密切与家长联系,取得家园的一致并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共同制订幼儿行为规范,内容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礼貌待人等多方面内容,由家长督促执行,我们还开展“我为家里做好事”、“在家是个好孩子”等活动。提倡幼儿在家积极参与家务活动。学习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幼儿爱家的情感,学做家庭平等一员。
㈡学做小公民,不当“小霸王”
幼儿园是幼儿结束家庭中称王称霸的历史进入社会成为平等的社会一员的第一步,我们开展了为班级做好事的活动。如有的小朋友主动地把家里的小动物、玩具带来给全班小朋友饲养、观察,帮助小同学擦桌椅、擦玻璃等,其次,我们开展轮流做值日生工作,值日生负责为花浇水、小动物喂养、帮老师打扫卫生等,培养幼儿做小公民的责任感。
㈢学做竞争者,不当寂寞人
孩子将来的世界是一个竞争世界,更需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不但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语言活动时,我们与幼儿一起讲故事,一起讨论,讨论冬天冷了怎么办?夏天热了怎么办?春天种什么?秋天收什么?找春天时,老师和幼儿比赛谁找的多。画春天时,比谁的春天美,唱春天时,比谁的声音好听。跳春天时,比谁动作最形象,拾秋天时,老师和幼儿一起把秋天的果树装扮得果满枝头。“商店”里,幼儿是老板,老师是顾客;讨价还价。“医院”里,幼儿是医生,老师是病人;问寒问暖。操场上,你追我赶,一起倒在草地上哈哈大笑,我们以积极愉快情绪感染幼儿,引起幼儿兴趣。用积极的言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微笑着从挫折中爬起,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幼儿情绪愉快,心理健康,思维活跃,激发了智力发展。
总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我们做的还不够,这仅仅是开始,幼儿良好的心理的培养还需家庭、社会的所有人参与,我们向全社会倡导。人人为孩子做表率,人人为孩子献爱心,共同创造一个文明团结向上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