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与小产权房是否会成为社会矛盾激化器(6月15日)


 

农村城市化与小产权房是否会成为社会矛盾激化器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  小产权房  社会矛盾  激化器 

 

一、背景:

最近,深圳小产权房的无政府状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事起源于不久前,深圳市人大表决通过的《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这一决定被不少人解读成“深圳的小产权房终于能在国内率先拿到准生证”。但这一举措更推动了小产权房的建设速度。

从开始对给小产权房“准生证”的误读到肆无忌惮地抓紧开发建设,虽然每次都措辞严厉,而且都有严正声明,似乎官方的任何一个限制与严禁的政策及表态都成为利多因素,推动着小产权房市场的升温。

本人已经有多篇文章深入探讨有关小产权房的主题,详见文后的题目索引。

 

据说,2007年深圳市国土局所做的住宅调查显示,深圳有“城中村”农民房或其他私人自建房超过35万栋,总建筑面积约1.2亿平方米,占全市住房总量的49%

这些小产权房不仅和商品房一样拥有电梯和小区,同时也有配套的物业管理。它跟商品房不相上下,从外观来说,你根本没判断它是商品房,还是集资房或者是没有产权的这个都没办法判断的。

小产权房修建完成后,就开始建立独立的销售链条。首先,小产权房自己建立售楼处、自己定价,同时也吸引一些中介公司暗中代理销售。自己销售以及中介暗中代理,并不能让小产权房实现热销,因为买房人还担心这样的房子一旦不能卖出,就成了一笔不能变现、面临政策风险的资产。为了解除买房人的担心,目前深圳市大批小产权房开始建立政府之外的交易规则,保障买房人能将小产权房顺利出手。在深圳,小产权房不仅在政府管理之外,建立了可以自由转让的市场规则,同时为了保证买房人的利益,在小产权房的交易过程中,也开始引入律师作为见证。

媒体表示,从目前来看,深圳小产权房的建设、销售、交易、转让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政府损失大量的税收、以及土地出让金;开发小产权房的各方在火爆的销售中赚到了大把的利润;但这些小产权房由于不被法律认可,因此建设过程很难得到应有的监督管理,质量也处于失控状态。消费者得到的则是能够买的起的,没有法律和质量保障的小产权房。

 

一些市民逐渐开始选择小产权房,也意味着他们正对合法的、价格高昂的商品房市场逐渐失去信任。

目前,深圳的商品房平均房价高达15000元每平米,而小产权房的价格却在三四千元不等,巨额的差价、相同的居住功能也开始诱惑更多的市民尝试价格更为便宜的小产权房。如果没有这些“非法建筑”,全是价格高昂的商品楼盘的话,深圳市将面临住房严重短缺、物价飞涨的局面。

小产权房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不少中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普通商品房,退而求其次,刺激了各地小产权房迅猛发展。一些地方在小产权房问题上态度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一些职能部门在处理小产权房时又往往态度暧昧、措施不力,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小产权房问题久拖不决的原因。

CCTV说,如果任由小产权房在城市的角落里蔓延生长,不仅挑战了国家土地法规的严肃性,也将威胁到我们必须坚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显而易见,在小产权房问题上,回避和久拖不决不是明智的做法,既要防止其继续蔓延,又要妥善处理现存矛盾,势必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维护法律尊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本人素来是从人性的角度,以和谐为目的,并非从破坏和谐的角度,注定要与特定的人群对着干。当然,我们更不需要为了讨好某一类人,为了保护屁股下的凳子、为了肩上的芝麻绿豆、为了脖子上的东西更不是为了保留自己话语权而说一些言不由衷、昧良心的话。

 

二、评论:

城市原本就是人口集中、商业相对发达,物价水平相对高、人伦与传统祥和色彩相对淡薄的地方,不管是市政、房地产还是别的方向的建设,都是为了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本身就是欲壑难平的,而且在城市立足成为改革开放所倡导的新成功标准。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成功还是为了别人服务,城市化都体现出超强的磁力,在把乡下人吸纳成为城里人,把原来乡下的建筑甚至农耕用地转变成为城镇的建筑用地、工业用地甚至商业用地。或者沦落成为相对脏乱差的城中村,或者成为高度污染的“新农村”。

 

深圳的地下房地产市场,不依赖政府也要独立运作下去。深圳的小产权房脱离政府管理,独立运行,由开发商发放产权证,这是很微妙也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

深圳原本仅仅是一个海边的小渔村,改革开放开始的大建设,使得深圳以特区速度催生了大量的建筑,2004年,深圳市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全面转为国有,村民转为市民,并取消了村组织。土地国有化的过程中,为了照顾原农民的利益,深圳市也给原村民每人100平米工商用地、不超过100平米的住宅用地,以及每户200平米农村道路、市政等公共设施用地,同时,每个村成立一个股份公司,这些土地也被原来的村民当做资产入股了股份公司,每年获得收益分红。

从逻辑上讲,我们真的不应该断然认为那些土地上的建筑就是非法建筑,不管那土地是在什么名义下取得的,毕竟那些土地本身的获得过程都是合法的,而建筑的过程中似乎也没有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与工程材料等方面的款项的情况失控。就如文章开始的时候所说的:从外观来说,你根本没判断它是商品房,还是集资房或者是没有产权的这个都没办法判断的。

地是国家给的,房子是在满足市场需求之中建的,而且又可以起到平抑物价、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效果,除了要随时遵循政府规划与征地安排之外,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所拥有的所谓的“土地权”都包括什么样的权利呢?

 

本人感觉,“小产权房”是历史遗留问题,“小产权房”不仅是改革开放走过一段时间必须要面对的,更是城市化运动所必然要遭遇的尴尬。甚至是检测我们的主权与管理理念是否已经变了味道、变了颜色的试金石。是否已经从为全民谋福祗转变成为剥夺百姓的财富,专门为少数人谋取暴利的手段?

 

关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导向。

个人认为,改革是放弃了一些以往数千年被称为原则的东西,而开放引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出于身在落后而追求进步,还是出于新鲜感与好奇心的满足,总之都把人从“见贤思齐”的素质导向变成了“见钱眼开”的利益导向。正是在这种政策导向下,财富变成了垃圾,精华变成了糟粕。资源变成了包袱。

每天层出不穷的社会丑恶与黑暗现象,让人郁闷、气愤甚至无语的情况,都在给我们每个热爱和谐,希望国家和民族强大的人感觉失落甚至无助。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去追朝相反方向跑的两只兔子,但改革开放的核心是要“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虽然也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从本质上看就是鼓励倡导民众远离精神文明,追求物质享受。虽然“人之初,性向善”,但当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其取舍标准是不言自明的。

 

改革开放的政策导致深圳人与城乡结合部的人原本沉静的生活被打破,农村城市化导致村民变市民,不仅耕地没有了,也使得原有的宅基地等建筑用地的集合而成为真正的城中村,甚至没有了生活所必须的经济来源;同时涌入的大量移民又创造了强烈的需求,在那上面进行改造无可厚非。

深圳的人对高昂的产权房逐渐失去信任。原因是所谓合法的大产权房和“非法”的小产权房之间的价格差别很悬殊,深圳当下的产权房要15000元以上的,小产权房的价格仅仅3000多。实质除了那层官方的外衣之外,也没有第二种区别。

做合法的公民真的需要付出那么高的代价吗?

真的有那么悬殊的价格差别吗?不要再往深处想了。

——即使想到了,谁又可以肆无忌惮地讲出来?

 

人在物质上的贪欲的本能会使得人的精神家园变得贫瘠,而且会不断膨胀,上到国家元首,下至草根民众,莫不如此;同时会助长普遍大众民间的反抗力量;而城市化注定会成为官民之间难以调和的现象,虽然会得到经济上的暂时增长,却会带来政治上的隐患。同时农村城市化带来小产权房的现象也势必会成为社会矛盾激化器。

另外城市化进程使得通货膨胀的加速演进,而且城市对农村资源的吸纳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此加剧中国城乡的“二元经济格局”,民间与政府、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物质与精神,到处都在演绎着这种“二元现象”。

 

任何背井离乡进入城市的人都是城市化的功臣,却成为城市化的受害者。当人在面对这种矛盾的时候,产生内心的不平衡是必然的;同时人都是有本能的,就如媒体间泛滥的淫秽色情的东西,当耳渎目染的都是那些东西,却要让人保持内心的纯真。

——那或者就是人的本能有问题,或者就是把人当猴耍。

放在更长远的历史阶段,我们将会逐渐深刻地意识到:这是将现代中国跟传统划清界线,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觉醒,那么就意味着对以往成就与标准的背离,就意味着朝物质世界所标明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发展根基是农村,而不是都市里的商业社会,这个基础到什么时代都不会变,否则也不会出现新列强对中国的粮食、农业、生猪、食用油、种子等行业的渗透与定价权的争夺了!

 

18亿亩红线和维护法律尊严难道作为让进城农民工无钱买房的充分理由吗?

那些非法的小产权房,是要拆除还是把政府的那部分利益加上去?

这两种情况都是在把政府放置在民众的对立面上去,毕竟那些都是劳动人民血汗的劳动成果,而且也是耗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的。哪能说拆除就拆除?那是国家利益的体现还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

难道合法与非法之间真的就只差官方的那部分利益?难道判断是否盗版的核心依据似乎是你是否给了原创者钱了。是原创者的利益是否优先得到满足,而与质量并无太大的差别。

 

但政府的利益始终是要凌驾于人与机构之上的。

——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普通百姓的利益之上呢?为什么要做百姓财富的抢劫者,还要披上法律的外衣!或者法律不是用来保护弱势群体,而是为了强势着得到暴利保驾护航的。

当法律更多的是保护政府利益的工具,就成为国家机器甚至是带有强制意义的东西。那么势必会沦落为新型的统治阶层,让人难以发自内心爱的东西。

 

作为帝国主义的美国社会倒是可以把忽略收入状况、信用状况、等等因素,而尽量做到零首付、低利率地让居民先有房子可住之类的理想社会,虽然这导致了刺激债危机并导致国家体系的几乎破产。

相反,我们素来自诩是充满对基层的民生问题作为首要问题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到处显示着从医疗到教育、从健康到养老、从居住到安全等方面的捉襟见肘;但中国即使有稳定收入都要面对居无定所,即使有了定所都要时刻担心家被拆、被从自己的窝里驱赶出来的危险,甚至连在自己家里的生活都不是很自由,夫妻在家看黄片都要被当作有伤风化而被拘留。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理想社会?

 

所谓真正的民主,就是给每个人充分的表达胸臆的权利与自由。而不是把所有持不同政见者都当成是反动派与反革命,都被扣以执迷不悟等与统治阶级唱反调的人。

是地位发生变化了,从被压迫者变成了可以动用一切国家机器的人?是时代发生变化了,现在已经不是60年前需要以鲜血去推崇一种信仰的时代了?是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从一贫如洗变成了有产积极,而要出于本能地去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上过中学的人都学过《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仅仅躺在课本里,有思想的人都成为敢言的邹忌,难道我们的政府连个齐威王都比不上吗?

 

就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所说的:

——政府从来都不缺乏赞美者,也不需要赞美者,政府需要的是游离于政府之外独立评论者。

 

贾春宝

2009615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附:部分相关文章目录:

1、——简论从合作建方到合作购房的转化(2007226

2、宁在乡下享福,不在城市受罪(200749

3、从对小产权房的封杀说起(200771

4、五论城市化运动(200876789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