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个人分析检查报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经过认真学习,深入解剖,结合工作实际从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根源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现将分析检查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分析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进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后,我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各项安排和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1、周密部署边学边改。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分析检查方案和工作推进表,为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不断丰富学习培训形式,创新学习培训载体,增强学习培训效果,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边学边改,学以致用。

  

  2、联系实际分析检查。把学习活动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采取集体和自学方式学习,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与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两不误、两促进”。及时进行阶段总结,安排部署学习培训,明确重点,突出关键环节。在正确认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客观的剖析自我,找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地制宜的制定改进措施。

  

  

  二、分析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形成的共识,经过认真梳理,发现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

  1、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加强。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矛盾过程。但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要解决工作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种种问题之外,还要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尤其是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发展问。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只有用创新性办法才能解决,只有打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才能解决。

  2、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现实的需要有差距。

  

  《公务员法》实施以后,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一套加强干部队伍队伍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需要在公务员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对此,由于陷身于事务性工作,研究的不够,总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才有意识的去分析研究。对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认识不清,紧迫感、责任感不强。对制约影响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比较稳妥,而用新的方法会有风险和麻烦。不敢突破既有的工作模式,不能及时把科学发展的思路转化为现实工作的部署,工作实际中落实科发展观的效率不高。

  3、管理业务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在落实《公务员法》及相关规章政策的过程中,一些具体业务的操作步骤、执行程序需要进一步细化、规范化、制度化。比如调任的操作规范,日常登记的实施细则等。所以,干部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干部,是干部工作亟需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学风和文风需要进一步端正。

  端正学风是端正作风的思想理论基础。学风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对待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端正学习理论的动机,掌握理论学习的正确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发展潮流。要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回答和解释,对新情况、新事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需要进一步端正学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文风是文章所体现出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文风缘于学风,文章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品格和思想内涵。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文风是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领导机关的文件和领导干部的文章、讲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声音,是贯彻决策、部署工作、交流信息、引导群众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如果文风不正,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便无法有效地运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指导实际工作,也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准确的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

  

  

  三、改进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1、结合本职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的勇气同实事求是、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敢于和善于用科学发展观去破除和克服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避免沉湎于事务主义;不做空对空的理论学习,而是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不唯书只唯实,学以致用,而不生搬硬套;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更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获得真才实学为目的,而不把学习理论作为“包装”自己的手段,单纯为学习科学发展观而学习,简单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而活动。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从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分析和对待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客观性,反对主观性,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坚持系统性,反对孤立性,坚持创造性,反对保守性,自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提高工作效能,深入学习干部工作法律法规。

  加强干部工作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新出台的各种规定,把理论学习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结我本地干部队伍管理的工作实际,制定更具可行性的操作规范,比如公务员调任操作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与完善,以更好的为公务员管理服务。在工作和学习的实践中,以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心,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和干部工作法律法规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勇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3、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干部队伍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和办法。

  打破那种习惯性的“墨守城规”做法,观察思考,创新思维,改变被现实问题推着走的状态。真正新鲜生动、富于创造性的见解,是与深入的思考、对实际工作的独到体验和认识分不开的;形象、有力的论述,同样来自对事物的深刻分析和细心体察。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在把握法规政策和认真领会上级的精神的基础上,独立思考,主动超前谋划,突破思维定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实践过程中总结规律,在调查研究中寻找问题,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从实践中吸取营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干部队伍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和办法。

  

  4、改造我们的学风和文风。

  改造学风,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改造文风,观察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有的放矢而不空对空。做到言之有物,解决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写空话和官话,力戒装腔作势和哗众取宠。讲真话,讲实话;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注重内容,注重质量;有的放矢,注意对象。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吸取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营养,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注重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学习和掌握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知识,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注:

  这是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

  这篇报告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毛主席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主席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毛主席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作风的运动。毛主席的这个号召,很快地在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引起了怎样以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怎样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怎样对待一九三一年初至一九三四年底这段时期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大讨论,巩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原文: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一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二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 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真理。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⑴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⑵,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三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⑷。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四

  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一)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例如关于宣传工作,如果不了解敌友我三方的宣传状况,我们就无法正确地决定我们的宣传政策。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二)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三)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应以《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为中心的材料。《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在全世界还只有这一个完全的典型。我们看列宁、斯大林他们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苏联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中国是应该如何地工作了。

  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注 释

  〔1〕富县在延安南面约八十公里。

  〔2〕边币是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法币是一九三五年以后国民党官僚资本四大银行(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依靠英美帝国主义支持所发行的纸币。毛主席在本文中所说的,是指当时边币和法币之间所发生的兑换比价变化问题。

  〔3〕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在这篇跋中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4〕参见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第九部分《工作作风》(《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275页)

 

链接:    思海常啸       驿外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