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五月,是一个令全中国都心酸的月份,我记得那天当我把公司的网站也改为灰色的时候,突然感到一种疲惫。对悲剧的伤怀而造成的生理上的疲惫。电视上不断的播放着灾情,我在一个朋友家里,听到了不远处林百欣会展中心传来很多“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声音,我觉得有些矫情,但是518我的汽车在金环路停下来,望着窗外毛毛细雨,满街上都上静止的汽车以及一片喇叭的哀鸣,我才真正领会了林百欣会展中心“中国加油”的意义。
一年过去了。共和国经历着更多的不平凡。而那个牵挂着千万人的地方,依然在努力着。刚刚四川台播放着一个记录片,《崛起》,是关于那些平凡的志愿者的。我看到一个养殖户村民,一群在村里被称为小混混的80后,还有一位寺庙的尼姑大师。那个村民,自告奋勇跟救援队说他善于打洞,以自己矮小的身体在废墟了救人,更在救援队直升机坠毁后在大山里12天搜救,几乎把自己的命搭上去了。那群80后,的确是长有一张很令大人们不爽的混混脸,穿着拖鞋,颓废着眼光。但也就是他们,自己偷偷跑到灾区,由于不是退伍军人,被拒绝成为灾区的志愿者,而被安排在殡仪馆维持秩序。当殡仪馆的抬尸体的工作人员三天没有休息极度疲惫的时候,这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求着工作人员让他们帮忙。抬尸体,一个和他们原来的生活多么遥远的事情,但他们做了,并且一做就是好几天。寺庙的隔壁是妇幼医院,地震后,医院不能用了,院长想把寺庙做为临时产妇,但寺庙的禁忌她是知道的,说明来意,大师一句话:见死不救才是我们出家人最大的禁忌。闻名全国的地震宝宝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至于后来,这座罗汉寺开放全部物资无条件供应灾民,并把原来遮住菩萨像的油布扯下来给灾民用,大师受到了居士婆婆的激烈批评,她一句话:我想我是对的。
这些人以前都没有上过任何新闻。但他们又何尝不是这场灾难中的英雄。北川中学安置点,一个赶来认他妹妹的十几岁的男孩,拥抱了一下妹妹后,说:我又得回江油了,我是志愿者。我想这些孩子,灾难在他们的人生中,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我们想那几个抬尸体的小混混,一定可以走过他们人生中的空白。
突然间,我很想去四川。其实在去年五月,这个想法也很强烈,但是无法如愿。而现在,我知道已经帮不上任何东西了,但是,就是去那里看看。
五月,很想去四川。
五月,我想去四川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