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为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03


人类社会为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不同阶级占统治地位的不同社会中,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亦不同。作为带有浓厚上层建筑特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包括教育机会平等的思想与实践)必然反映该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表现出阶级的特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与社会主义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不同特征。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与社会主义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不同特征。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所取得的客观成就及其历史进步性,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局限性。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实施了10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正在向高中教育后阶段延伸。资本主义社会提倡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进步性,在于它彻底消除了封建社会教育为统治者垄断的单一性,从而使教育成为不同阶层的人普遍享受的权利。而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机会平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理论与实践的不彻底性上。从根本上讲,表现在没有真正贯彻让所有的劳动人民享受平等教育这一本质上。因此,时至今日,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事实大量存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民主化的局限性还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上。从更深层次平分析,这种局限性来自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对此就连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也作过大量的揭露和批判。国际著名教育家胡森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后指出: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和经济改造协调一致。的确,不在整个社会制度中首先或同时建立社会平等,要在教育制度方面实现更大的机会平等是不可能的。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也说(S.R.特纳):“我们的教育制度从来没有,而且现在也没有向人们提供平等地做好个人发展和经济报酬的机会,因为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不平等的结构。”据报道,美国州立大学1991---1992年学费在上一年上涨7%的基础上,又上涨了12%,从而使大批低收入家庭出身的青年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事实更能说明上述观点。

 

  同时也必须指出,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上要比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无可比拟的进步特征,但在实现全民教育和教育机会平等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在目前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使全民教育和教育机会平等理论与实践得到更大程度的统一,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全民教育和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特征,也是加速我国全民教育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此问题上同时要纠正那种否认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机会民主化已有成就的片面观点。事实上,在人类全民教育和教育机会民主化的历史实践中,虽然说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取得较大成就主要是反映了资产阶级为了采用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获取更大利润的需要,但与此同时劳动人民也得到一定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各国人民长时期以来艰苦斗争得来的结果。如果只坚持上述片面观点,其结果必然否定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