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为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02
人类社会从实施全民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推进教育机会平等思想的产生到被社会所共识并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是漫长的。早在西方的古希腊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萌发了教育机会平等的朴素思想,但只是到了16世纪西欧由于宗教改革的需要,路德第一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问题以后,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人类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实践才逐步开展起来,其间经历了2000多年时间,进程十分缓慢。
人类社会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进程不仅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积累的发展过程,而且人类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实践具有曲折性与多层次的特征。人类追求教育机会平等的最主要实践之一是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而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演变道路非常曲折。这是由于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与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密切,教育发展水平,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再加上各国封建残余势力的抵制等原因,普及义务教育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在时间上来看,从各国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主张,到各国初步在形式上完成,普遍经历了近100年的时间,其中德国经历了125年,法国是92年,即使是经济十分发达的美国,前后也用了将近70年时间才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再从普及义务教育制度演变的实质来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变革也经历了“单轨制--双轨制---单轨制”的曲折过程。虽然,普及义务教育在16世纪就已开始,但是,其间有几百年一直保持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双轨制度”。双轨制对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单轨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双轨制相对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根本精神来说,显然是一种不彻底的变革,包含着不平等的成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对消除双轨制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在英国等传统式的欧洲国家,仍然保留着变相的双轨制特征。由此足见教育民主化历史的曲折性。
对此,《世界教育危机》一书作者菲力浦·孔布斯曾指出:随着教育发展的全面进行,存在于曾激励世界范围教育发展的理想和事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变得日益明显了。很清楚,在任何社会里,消灭或只是实际减少不平等---包括教育制度内部的严重不平等---比开始预料的要复杂和困难得多。
实施全民教育和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实践过程的渐进性和复杂性要求人类必须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教育历史上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盲目乐观主义,企求不通过任何艰苦的努力就实现教育机会平等,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悲观主义者认为,教育机会平等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从而不加任何努力的做法也是十分保守的。此外,激进主义者超越时代的历史条件,强求在某一时期实现教育机会平等,这显然也违背教育机会平等实现的正常轨迹,其结果只能造成狭隘的平均主义。
实施全民教育和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历史实践过程的渐进性和复杂性,还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发达国家教育机会平等方面取得的客观成就,以及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困难和任务的艰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