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三进三促是农村工作科学实践载体
农村要发展,落实是关键。
干部带好头,发展不用愁。
以优良的作风抓好落实,以有力的举措促进发展,引领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是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六年,中央连续出台六个“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
如何把这些政策措施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把这些政策措施变成“真金白银”,是目前各级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
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着力在干部驻村包点、引领发展、促进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
三带,即带感情、带政策、带项目。
三进,即进村、进户、进经济组织。
三促,即促农民增收,促晋星创建,促和谐稳定。
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通过干部帮扶引领,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有效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上下联动、干群携手,共建新农村的合力。
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既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凝聚各方力量推进新农村晋星创建、科学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既是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干部在推进农村工作中建功立业打造载体。
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晋星创建是总抓手,促进农民增收是主任务,“三带三进三促”活动是硬措施。一定要紧紧围绕主任务,强化硬措施,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三带三进三促”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农村制定实施好“三个计划”。
(一)农户增收计划。促进农民增收,既靠外力推动,更靠农户自身发展。要因村因户制宜,分门别类施策,寻找新的增收点,力争使各家各户都能劳有所获,劳有所得,各安其所。一是对有一定资本、劳力和技能的农户,或有经营项目的农户,帮助其制定“创业增收计划”,以创业促增收。二是对有富余劳力的农户,帮助其制定“就业增收计划”,通过打长工、短工和天天工等途径扩大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三是对主要进行农业种植、养殖的农户,帮助其制定“产业提升增收计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营,以提效促增收;四是对生活贫困、生产困难的农户,帮助其制定“脱贫解困增收计划”,给予其大力扶持和特别关照,以帮扶促增收。
(二)经济组织发展计划。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对农业种植场、养殖场、小区园区,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支持其做大做强。已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提高,增强活力,还没有组建合作社的积极探索,制定创建计划。对村集体企业,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对城镇周边农村和农户的土地、房产等存量资产,帮助其进一步盘优盘活,高效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户财产性收入。
(三)村级晋星计划。村级晋星是一个综合性计划,既包括种植、养殖、三产经营等产业发展,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生态家园建设、环境卫生治理,还包括党务村务、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村级治理。驻村干部要指导帮助村上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明确晋星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在此基础上,指导村上按年度列出实施计划,每年要干几件事,干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措施来作保障,都要逐一分解细化,逐一落实,使更多的村尽快晋升星阶。
农村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驻村干部要增强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民不富,心不安”、“民贫我愧”的高度责任感,以民为本、与民同心、为民谋利。
在进村入户具体工作中务求做到“求实、深入、细致、帮扶、敬重”十字要求。
求实。紧密结合户情、社情、村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计划,发展计划和创建计划,使计划有针对性、操作性;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
深入。静下心来,深学细钻中农村政策措施,最要紧地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6个中央一号文件、省《实施意见》、市上新农村晋星创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沉下身子,深入村组、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摸深摸透村情户情,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政策措施,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谋发展、求突破的信心。
细致。尽量把问题研究透,把增收计划制定详细,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密,把各项工作做细致,确保增收计划能行得通、落得实。
帮扶。有责任心,把村上和农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依靠单位、依靠群众、依靠各种关系,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尽心尽力,真帮实扶。
敬重。有敬畏之心,设身处地想农民所想,帮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真心实意的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以实干赢得民心、树优形象。
三带三进三促是农村工作科学实践载体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