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筐”


             企业文化与“筐”

                                                       □何天恩 

                                                                                             2009年3月27日9:26:32

日前与一博友就企业文化话题讨论得煞是热烈,我的观点是:企业文化是全面的、系统的、包容的、核心的,是企业组成的主要成分,是企业进化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广大企业始终不能摆脱生存难题的根本因素。而博友却给了一个这样的留言:“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总不能把文化做个筐,什么往筐里装,现在咨询公司给企业做企业文化咨询,大多是基于宣传目的的考虑,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只是企业文化的表现部分”。

 

据了解,这博友从事的是与咨询相关的职业,所以相信他说的话反映着当前咨询业、企业管理界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

我们暂且不去细究其它语句的意味,单对这“筐”和“装筐”进行一番理解和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罗伯特·惠特曼和汤姆斯·彼德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认为:卓越的公司成功的要素在于七个方面,如下图:

 

  这就是著名的7S模型,可以看到,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alues)处于核心的位置,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公司成功的核心。

 

从这一模型的形象显示和文字说明,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文化完全就是一个“筐”,筐的中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四周由形象、行为、制度层层包围,构成一个有机、紧密的结构体。

 

于是,我们开始想象这“筐 ”的一系列科学属性。

1 。首先看它的包容属性:

在一个筐状的结构里面,各种形象、行为、制度互相之间包容和被包容,完美的协调和高度的统一在筐里面一目了然;而相对于筐外的世界它又呈现出一个广阔的、全方位的可容空间,任何外界的东西,只要走进这一空间,就被绝对地包容,企业所急需的“包容性”在这里得到应验。

2 。其次看它的整体、稳定属性:

企业文化形成一个筐状结构,以核心价值观为向心力,层层相互维系、相互疑聚、相互吸引,结构严密、紧凑,性能稳定、牢固、坚不可摧。这是一种科学的结构组成,就整体稳定性而言是任何结构形态都无与伦比的。

3 。再看它的抗风险能力:

圆球形的筐状整体,最科学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很轻松地应对任何震荡的、冲击的外力破坏,不容易被攻击和瓦解,抵御能力强,生存发展过程安全、持久、强盛。

4 。还有它的无限制发展优势:

多方向的结构组成赋予企业文化无限的发展空间,以核心价值观为原点,全方位放射状发展,不受任何内在因素的牵制、限制,单元发展方向始终保持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状态,总体发展内容始终处于被包容之中,发展力量多元、渐进、呈加速状。

 

分析到这里,也许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到底是不是筐、能不能做成筐、该不该做成筐了?

 

因而,我们得出结论:企业文化就是筐。不同的企业决定于不同的企业文化筐,不同的企业文化认识程度、理解意识决定企业文化筐的大和小、实和虚。企业的一切意识、行为、取舍、活力、动机、秉性及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在企业文化筐的包容之中,企业文化筐包容着企业的一切,面对市场、竞争、生存、发展和一轮又一轮的兴、衰考验,最后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和辉煌。

 

企业文化就是筐是概念的形象化说法,其理论依据是,企业的人才、技术、各种管理思想、及各种优势条件在企业价值观的统一下的大集合。大集合的优势在于对内具有较强的集中力量和疑聚力、对外具有显著的吸收和包容性。

 

关于企业文化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着,而对企业文化的正确定义、科学分析、合理运用也一直未有一个公认的结论,一方面全世界都在为企业的生存、企业的出路、企业的发展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全人类对自身的主观行为、思维、属性给不出一个科学的判断和界定,否定和被否定,颠覆和被颠覆也一直在演绎着。

 

但愿企业文化就是“筐”能给更多的人们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