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能成为“巴菲特”?!
文/管益忻
近两天的中国啤酒业,在经历了少有的几个“无事之日”后又一次成为财经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焦点中心就在百威英博将其手中所剩的7.01%股权出售给中国打工皇帝唐骏跳槽所至的陈发树老板。本来,这陈发树氏于中国的财经界,以至企业界都不算是明星级人物。只是,因为打工皇帝唐骏的加盟使得这位陈老板的品牌、知名度陡然上升。毕竟,能作打工“皇帝”的老板的人实属极品英才,比如微软的盖茨,盛大的天桥。大家都知道,不论是开拓IT产业新时代的Bill,还是翻开网络游戏新史页的天桥,都在和唐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背景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并因而雄居于或世界或中国商界泰斗级地位。同样,唐骏也因为善于几级撑杆跳,使身价达十亿元之巨——蹦出来的所谓职业经理人之路,从而为自己之人生镀上了一层又一层令人艳羡、难以磨灭、无可替代的光辉。
本来,英博将手中所余青啤股份出售以套现还债,早就是大家心有所料的事,并且,就青岛啤酒或者朝日啤酒,抑或中国啤酒业界而言,这个出售活动也没有什么引人关注的战略意义;可偏偏因为收购这7.01%股权的是唐骏效力的陈发树,如此,英博+青啤+唐骏+(紫金矿业+福建首富之)陈发树,便给这次收购带来了诸多的猜想与热议。在众多的猜想与热议中,有CCTV与第一财经日报曝出了最吸引眼球的题目:唐骏要将陈发树打造成中国的巴菲特。这真是明星效应大造明星效应:唐骏→巴菲特。
本人以为,陈老板或者是媒体语言的此次贴牌做得不是很好。首先,唐骏和巴菲特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的名人;其次,虽然都是名人,但毕竟唐骏的“名”与有着“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仍然不可同日而语;再者,尽管陈发树投资青岛啤酒与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仅仅因为一次投资行动和投资理念的雷同就声称是“打造中国巴菲特的第一步”,这除了炒作的成分,还会有摇天动地的实质内涵吗?作为口号来喊,倒也无可厚非,但实在不该以巴菲特为参照系,这个险也冒的太大了!精神的确可嘉,但它多少也凸显出对巴菲特成“神”之路的某种无知。
早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之际,业界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