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的第三条线:估值和涨幅落后板块的补涨


      从本周一开始,物价、货币、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将陆续公布,宏观数据对市场的影响较为中性,货币推动和经济回升预期带来的上升趋势仍会不断延续。纵观半年来的股价上升历程,除行情转折点情绪性推动的中小板之外,领涨的板块表现出几条大的主线:一条主线是行业景气度显著回升,基本面向好的板块,诸如房地产、汽车这两大内需领域,成为政策刺激需求的重要突破口,相比较而言,房地产景气的回升更可能是贯穿全年的主线;第二条主线是大量货币增发情景下带有资源性质的股票价值获得了追捧,诸如有色金属、煤炭、黄金等板块,尤其是煤炭股,更兼具了资源价值和低估值的优势。行情演绎至今天,很多板块和个股已经预支了基本面的预期,行情很可能向第三条主线发展,即估值和涨幅落后板块的补涨
  货币将带来异型繁荣
  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直显得扑朔迷离,在过剩主导的买方经济格局下,经济产出过多地转变为资本积累(储蓄),进而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根本矛盾。
  归纳来看,货币对经济基本面和资产估值这两个层面都存在深刻的影响,而今年毫无疑问处在一个剧烈的货币上升期,即使每月新增信贷规模逐步回落到较低的水平,之前积累的存量货币都将会逐步释放其拉动需求和推高资产估值的能量,成为主导全年经济和股价走势的最大主线,尤其是货币扩张步伐极为迅速的上半年,相信股票市场的上升趋势并不会形成特别大的逆转。随着货币能量的逐步释放,到2009年底的时候,经济基本面和资产价格甚至可能出现一种类似于病人食大补药物之后的异常繁荣。
  大胆布局补涨股
  板块轮动是股票市场永恒的旋律,在不同的经济阶段,不同的市场情绪周期,市场对板块和个股有着不同的偏好,当某一类股票估值被大幅推离基本面之后,板块和个股的估值洼地往往可以成为吸引资金的热点。回顾A股市场2008年下半年和今年的热点特征,可统计的1563只个股在两个时期的涨跌幅存在较显著的负相关特征,在2008年抢眼的医药、农业等防御型板块,今年以来更是表现平平,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板块轮动对股票收益的决定性作用。而目前的A股市场正处于前期强势和弱势板块切换的时间窗口之上,在获得不菲收益和估值大幅提高之后,多数前期强势股的上升趋势可能会趋于平稳,而落后板块有可能接替出现中期上升趋势。有代表性的补涨板块应该是金融、钢铁、基建、水泥、电力和交通运输板块;随着港股中期上升趋势的逐级展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是A-H溢价较低的个股,存在价格被动推高的动力。
  根据以上判断,我们建议在操作策略上兵分两路:持有地产、煤炭等前期强势板块的投资者可以继续中线持有;另外分出一半仓位布局安全边际较高的补涨板块,尤其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可以增加落后板块的配置。个股代表如金融板块的招商银行、三大银行;钢铁板块的鞍钢股份、八一钢铁;基建板块的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水泥板块的海螺水泥;运输物流板块的大秦铁路、深高速、宁沪高速等,都可以根据风险偏好做中线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