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疫苗”注给谁


 

前几天在报上看到一则内容:教育部在杭州举办的廉洁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研讨会上传来消息,从2005年起,青少年将从学生时代开始分层次、分梯度地接受廉洁教育,获取“反腐疫苗”。
看完这则消息,我感到很新鲜,也很好奇。教育部给青少年注射“反腐疫苗”,可见其高瞻远瞩,也看的出其已经意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且这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也可作为教育“廉洁工程”的组成部分,问题是,这疫苗是先注给学生还是老师还是学校那。目前究竟腐败的主题是谁,这些问题我感到很是疑惑。
先说学生吧。倘若注射乙肝疫苗,我想对抵抗病毒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病毒携带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理,也可以提高健康人员的免疫力;注射“反腐疫苗”,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它的效果,可问题是,“腐败疫苗”的携带者没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还是会出现“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甚至更为严重的情况的,学生们毕竟不是“腐败疫苗”的病原体,抵抗能力也非常之有限,“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祖宗们传下来的老道理,我想,还是先给老师或学校注射“反腐疫苗”的好,他们抵抗力强了,少参与或者不参与腐败交易,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校园和教育环境清洁了,传染自然就少了,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感到茫然的时候。我们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位高官今天还大讲特讲领导干部廉洁问题,明天就被“双规”了;一些学校的领导、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廉洁,课下却迫不及待地忙着接受家长、学生的赞助、慰问,忙着举办这样那样的辅导班,然后安然地收取家长的感谢费,这算不算“言行一致”那?许多学生,包括我们的社会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会变的茫然,我不知道“疫苗”注射到身体后在想吸收和不吸收之间徘徊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具有很好的领悟和模仿能力,他们会很好的把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迅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考试不过或拿不到学位,他们肯定会感觉是自己招待不周,下课后去老师家里走一躺,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而内心是为老师的卑劣行经而感到恶心,长此以往,“疫苗”也就成了摆设了。清华大学廉洁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认为,青少年身上存在“建设型”和“破坏型”双向发展的可能性,那么,倘若青少年表面上是“建设型”发展的,思想里是“破坏型”发展的,这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现象那,我很担心在这种茫然中会导致什么后果。
再说一下老师吧。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是蜡烛,但我感觉,这种称呼现在好像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少了许多,而“教育腐败”、“教师腐败”的声音却正在变的响亮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产业化浮出水面,既然把教育当作一种产业,那么就要制造、生产、开发产品,就存在消费市场。那么在学校,学生就应当是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了,成了学校创造利润的工具,而社会作为人才这一产品的消费者,似乎越来越对产品合格率和保鲜度表示怀疑;在消费市场中,就学生和学校而言,学生就应当是消费者,就应当是“上帝”,学生拿出钱来购买知识、技能等教育产品,然后进行消费,分解,这样,学生应该是市场的主体,也应该“一分钱一分货”,拿出多少钱就应当消费到质量稳定、不过期、无副作用的商品,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提出赔偿要求。可实际生活中,学校和老师把自己当作教育市场的主体,学生是被管制的对象,没有任何“上帝”的优越可言,其消费的产品也不是“货真价实”的,质量也一般的很,并且大多超过了生产日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那么,学生完全可以进行维权,可这个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在那里那?这就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学生通常是以更高的价格消费品质一般甚至有后遗症的产品,那么,学校—老师—学生—教育市场这一产业链是应该怎样组合那,我不是经济学家,无法进行组图,但我可以分析的出,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应该是生产厂家的错,决不是产品自己的错,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当自己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时,去给产品打预防针的。更感到幽默的是,教育部全国师生思想状况活动调查课题组在农大调查后,得出“六成教师认为大学生诚信不足”的结论,那么,我们就要分析原因了,学生诚信不足,老师就具有良好的诚信和师德吗?为什么也不同时公布学生对老师诚信的调研结果然后进行对比那,这完全就是单方面的“霸王条款”,由此可见,教育者倡导教育产业而实际上还是没有按照产业规律和消费宿求来作为了,他们的思想还是没有转变,而这种不与学生沟通,不把学生当作“上帝”的行为直接给学生心理和精神产生了很大的映射,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行动,学生这种潜意识的无奈感和逆反心理倘若一直加深,其后果在我看来比腐败还要严重的多。很多资料显示,教育招生、培养不公平性,学生待遇的差异性、学校和老师腐败、贿赂现象的发生,不是学生造成的,教育腐败的主体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特别是随着扩招运动的繁衍、流行,学生这一产品质量缺陷越来越多的被市场检验出来,教育腐败也被称为最大的腐败,因为他承担的是灵魂和思想的产品生产,并且缺乏先进科学的检测手段,而质量的好坏将会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鉴于此,学校和老师不光要优先于学生注射“反腐疫苗”,而且要注射更先进的、剂量更大的“反腐疫苗”,才有可能产生效果,然后才能使学生不被感染。
正本先清源,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环节。解决教育腐败仅仅注射“反腐疫苗”是不够的,要先病原体服用除根药物,同时也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根治病症,对症下药,最好还是用中药即重塑师德,来治疗这种顽疾,同时辅以西药,即健全法制监督惩戒执行体系,并配以滋补营养,即全社会进行关爱和监督,与社会的反腐浪潮同步,学校、老师、家长更应该言传身教,言行一致,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及时对治疗状况进行跟踪,防止其因厌烦或闹情绪少服药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控制病情或好转、痊愈后,注射“反腐疫苗”才能提高其免疫力,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注射“反腐疫苗”,提高其免疫力,防止被传染,使其健康成长,并能享受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并形成良性循环。或者注射“反腐疫苗”和加强腐败惩治双管齐下,但要抓住重点,理清头绪,不搞形式。如此以来,教育者的良苦用心才能真正开出绚丽芬芳的花朵,结出质量上乘的累累硕果。您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