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黄光裕的倒下:论中国企业家的宿命


首富黄光裕的倒下:论中国企业家的宿命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首富黄光裕于2008年的1月份被有关部门抓捕,顿时间黄光裕由一名享誉海内外的大富豪沦为了可怜兮兮的阶下之囚,在2009年的四月份,笔者从网上看到了“黄光裕自杀未遂”的新闻。据《苹果日报》引述消息称:因经济问题正接受调查的国美电器前主席、中国前首富黄光裕因不堪压力,日前在北京的看守所内自杀,幸被警员及时发现,目前已康复。

笔者目前尚不知道该则消息的真实性,但是不论其事为真为假,其中的含义确实让人感慨万千。笔者认为首富黄光裕的倒下,固然有其本身行为上的失当,但是更多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制度上的不合理所致,是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宿命所在。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推行了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层面来说,可以说一个私有制、市场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可以称的上不折不扣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中国的改革却仅仅限于经济层面,对于政治体制等上层建筑而言,基本还是保持原状不变,官员的权利依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制约,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彻底性,其本质正是所谓的权贵资本主义。

在权贵资本主义的体制下,虽然社会上大多数的企业是私人所有,并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运作的,但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必须依赖于权力的庇护,离开了官员权力的庇护,不但企业的发展壮大成为不可能之事,甚至会连正常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也就是说,通常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说,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四项生产要素,但是在权贵市场经济中,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隐藏的第五个生产要素:即权力的庇护,只有企业得到该第五项生产要素,它才能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大的竞争优势,才能攫取更多的市场利润,才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一旦企业没有了权力的庇护,那么它的发展壮大就会成为泡影,就会举步维艰。

在权贵市场经济体制下,官员有权无利,企业家需权获利保利,不然环保局、税务局、消防局、警察局、安全生产局、土地局、劳动局、城管局------,不论哪个部门盯上你,你都难免会关门大吉,所以官员和企业家这二者天生就具有相互吸引的性质,一个有权无利需以权谋利,一个需权力庇护以获利保利,二者一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生产要素群,才能暴发出强大的持续不断攫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因此在该种体制下,企业家企图依托权力庇护的愿望会非常强烈,当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此种欲望更会分外凸显出来,曲意结交高官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企业家求得权力庇护的行为,固然可以让企业发展壮大,让个人财富不断膨胀,可其中的政治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庇护自己的政治大树倒了,那极其有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自己也难逃法律的制裁,毕竟此行为是违反法律,上不得台面的,社会公众对此持愤怒谴责的强烈情绪,从而难免落得个家财散尽,身陷牢狱的下场。

近有黄光裕,远有胡雪岩,胡雪岩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在王有龄、左宗棠等清朝高官的庇护下,胡雪岩构筑了以钱庄、当铺、药店等为主的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积累起来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可是当他所依靠的政治大树倒下的时候,政治风险也随之而来,慈禧太后下令对胡雪岩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家破人亡了。

万贯家财只如浮梦一场,也许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宿命,只要中国的权贵市场经济没有改变,那么笔者认为此种可悲的宿命也是无法摆脱的,黄光裕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中国富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最后笔者力劝中国的富豪们,你们一定要远离政治,远离喧嚣,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狡兔三窟,实在不行,那么平静接受自己的宿命结局,就当黄粱一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