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人民币汇率是贱卖国内劳动和资源吗


低人民币汇率是贱卖国内劳动和资源吗

谢作诗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邮编:110036
 
我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对的理由我在一系列的文章中给予了阐述,这里就不再做阐述了。反对我的网友的一个理由是,人民币低估贱卖了国内劳动和资源。这个理由具有鼓动性,我要谈一谈这个问题的逻辑。
在《低人民币汇率补贴出口工业了吗》一文中,我已经指出:长期里,汇率低估一点或是高估一点,虽然对于作为个体的出口企业来说不存在任何补贴或损害(对进口企业也是一样),但是对于作为产业整体的布局——是面向出口的产品(产业)更多一些,还是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产业)更多一些——是可以有影响的;对于进口部门和出口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是有影响的。理论上,低人民币汇率是可以协助经济使其外向的比重大一些。但另一方面,在我们这样一个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国家,这种效应即使有,也一定是微弱的。再说了,即使名义汇率偏离均衡汇率多一些,实际汇率却不会偏离均衡汇率太多的。
中国经济的外向比例可能是大了一些,但不是人民币低估的原因,而是我们的经济制度有问题,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老百姓所占的比重低,国内消费不足。问题的另一面是,美国人借钱消费,超前消费又有余。可以这样说,正是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这对一阴一阳、男才女貌、般配和谐的“情人”的美丽双人舞造就了今天的痛人局面。
你把人民币升值,出口部门的比重是不是要降一些呢?当然。但是,那些曾经面向外需的生产能力能不能简单地就能掉头向内呢?我说不能。你内需上不去,它只能停产倒闭了,工人只能失业了。你把人民币升值,进口部门的比重是不是要升一些呢?当然。从价格上说,可能有助于降低物价(不形成持续升值预期为条件),但对于就业的冲击一定是巨大的。是大家都懂的常识,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劳动的供给可以看作是固定的,现在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的需求减少了,你说工资降不降。把这个逻辑倒过来,低人民币汇率一定是增加了劳动的需求的,当然也就是增加了工资的。那我现在问,低人民币汇率贱卖国内劳动了吗?
大家知道吗,不是劳动合同法,也不是最低工资法把工资升上去的,而是强大的需求。
我不否认广大劳工工作得辛苦,十分辛苦,但这是因为劳动需求增加的缘故吗?没有需求,他们就不辛苦了,就可以回家打麻将了。加入WTO之前的家乡的亲人就是这样:早上天凉的时候出去干活,十点、十一点就会来,在家打麻将,一直打到下午四点左右天凉了才重新出去干活。但你们知道吗?我的亲人告诉我,他们愿意辛苦地在外打工,不愿意在家打麻将。在我看来,逻辑正好相反,是因为对于劳动的需求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劳动的供给还远远超过劳动的需求,广大劳工才会如此辛苦工作,同时只能挣得一点微薄的辛苦钱。
总体上,消费者会不会受益呢?可能会,要看你理解的是什么样的消费者,还要以不形成人民币升值的持续预期为前提。朋友,新古典教条说消费者是消费者,生产者是生产者,是两分的,我们不会当真以为我们只是消费者吧。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既要消费,同时又必须要工作。我们既是消费者,又都是工作者。作为消费者和工作者的合二为一的我们,总体上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了吗?很难说。我认为没有,也不会,至少在中国现实国情下是这样。
要多说一句的是,不是出于同情谁,关爱谁,而是出于总福利的考虑。
非人力资源的情况,要稍微复杂一些,分是直接的资源出口,还是作为派生的资源出口。
先说直接的资源出口。我在《汇率变化、贸易条件与贸易福利》一文中已经说过,汇率升值的传导机制是:出口商品(这里是资源了)的国际(美元)价格是在国际市场上,在竞争约束下由供给、需求共同决定的;供给、需求不变,出口商品(资源)的国际(美元)价格是不会变化的。人民币升值,开始出口商品(资源)的国际(美元)价格是不变的。升值之后,由于同样的美元只能换得少一些的人民币,那些处在利润边际上的出口企业就得亏损,退出市场。其结果,国际市场上该产品(资源)的供给就会减少,从而该产品(资源)的国际(美元)上升。是供给减少使得该产品(资源)的国际(美元)上升的。那是说,边际上我们的收益提高了,但总收益不敢肯定就是增加的吧。反过来,人民币低估只是让我们的边际收益降低了,但你不能说总收益降低了,你不能说是贱卖国内资源了。
作为派生需求的资源出口。和劳动的性质是相同的,人民币低估只会提高资源的价格。当然,这里没有了剩余资源的说法了。但那又怎样?汇率变化改变的只是资源面向国内国外的配置比例,并不存在贱卖还是贵卖的问题。如果实在是怕人民币低估贱卖资源的话,那好了,限制资源的直接出口就行了。当然,请不要给我搬出人民币低估让我们在进口上多花了钱的说法。那样的话,老实说在抽象的理论层面上是不会有准确答案的,必得要去进行经验上的计算。不过我仍然要忠言相告,短期和长期效应大不相同,至少在中国的国情下是这样。
当然,也有人说:“你出口少一些,那些资源可以储存在那里,将来可以卖更高的价钱呀。”对此,我的答案是:你以今天的市价将资源出售换回货币,其货币的利息收入是等于你以储存物质资源的形式所获得的收益的。这就是市场价格的本来含义,难道不是吗?我们的巨额外汇储备也要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我不否认今天美国大发货币使我们的储备置于贬值的风险之中。但我要指出的是:第一,我们不知道会有这样的金融风暴嘛。而假如我们早知道的话,那又怎样,当时就少出口一些?那等价于是储存物质资源,而关键一点是劳动还储存不了。或者,多进口一些?但是我们需要的高科技美国禁止卖给我们呀。我们去买石油、矿石、粮食?它们跌得更凶呢。第二,总体上讲,美国是最不容易滥发货币的国家之一。我们不要把这个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事件当作一般。一句话,我们不要用事后来说事前的事。
我只是说人民币低估没有贱卖国内资源,我并不否定贱卖国内资源的事实。贱卖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资源国有的缘故。资源国有怎可能不被贱卖呢,但你不能打汇率的板子。
朋友,我并非绝对地反对人民币升值,但等我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转移了出来,经济进入充分就业阶段行不行?或者,你先把国内的制度解决好,把国内消费搞上去好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