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基业长青就要做变色龙


 

要基业长青就要做变色龙
文/邓纯雅
 基业长青不是旧有优势的不断发扬光大,而是隔一段时间吐故纳新。不信,看看韦尔奇先生的六条管理规则,其中的三条都和“改变”有关。
 从粉丝变成偶像的路程其实真的很遥远。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来说,杰克·韦尔奇就好像是成功的氏族部落里的长老级人物,他宽阔的脑门上似乎标刻着一种神秘的图腾,他代表着一种境界,一种所向披靡的领导者的气质,使得大家都成为了他的粉丝。
   虽然张瑞敏将韦尔奇先生比喻为企业界的贝克汉姆,意思是兼具实力和明星效应,但韦尔奇老先生其实面貌平凡、个子低矮,还有点脾气暴躁,不过谁都不能否认,杰克·韦尔奇是目前世界上曾经出现的最伟大的管理者之一。原因呢,除了那些清除官僚主义、重塑GE多元化战略、培养卓越的管理者等等这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之外,“中子”杰克的最大魅力是什么呢?
这一点局外人也许看得更清楚,作为韦尔奇的朋友,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对其的总结是:韦尔奇非常善于变化,甚至常常会自我否定,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让我们看看杰克刚刚上台时的作为吧,作为继任者,韦尔奇先生似乎绝对没有萧规曹随的想法,他在担任董事长之后,曾经在很短的时间里大幅、快速地改变了雷金纳德·琼斯时代企业的支柱产业,使得通用电气得以进入信息通讯和金融领域。有意思的是,在他上任之前,他曾经一直在通用电气的旁系工程塑料部门任职,对于当时以重型电机为中心的通用电气来说,韦尔奇先生的部门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配角身份。不过正是由于韦尔奇的特殊经历,从而使得他可以更客观的看待通用电气曾经的支柱产业并做出理性的选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后接任韦尔奇先生的伊梅尔特,虽然是韦尔奇先生自己挑选的接班人,但依然从上任伊始就开始了颠覆和“背叛”,现在的通用电气变成了“绿色创想”新能源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未来还将倾力开拓医疗保健和娱乐休闲两大方面的业务。
其实,纵览通用电气100多年的历史,会发现这样的变革随时在发生,从爱迪生创立这家公司起,这家公司不仅创造了基业长青的神话,同时也以顽强的适应性打败了无数的竞争对手。可以说,通用电气现在早已经不是单纯生产电气设备的制造业公司,而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最富效率的广播和通信机构,以及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专业制造机构等不同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有意思的是,正像大家所惊叹的那样,目前通用电气的业务组合和100年前创业时的相比,变化之大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同一家公司。当然在这些激动人心的变革历史中,杰克·韦尔奇作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自然成为通用电气随着时代不断蜕变的最佳代言人。《通用电气成功全书》的作者在书中援引的韦尔奇先生的六条管理规则,其中有三条可以完美的说明韦尔奇对于变化的独特理解:其一是:直面现实,而不是考虑过去曾是什么或者你希望应该是什么样;其二是:提前做出改变;其三是:控制你自己的命运,否则其他人就会控制你。韦尔奇认为,对待自己企业的事业规划,领导人绝对不能受到自己私人感情的左右,而必须以冷静的目光放眼整个公司和行业,从整体利益出发,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因此,虽然很多中国国内的企业家言必称通用电气和韦尔奇的管理之道,但真正去应用时却似乎难得其精髓,究其根本,大概就是一种害怕改变的恐惧感局限了自己的想法。海尔的张瑞敏据说是国内学习韦尔奇较早的管理者,但最近两年海尔的多元化战略进行的却并不顺利,不论是海尔手机还是海尔电脑,似乎都没有像之前他们生产的白色家电那样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一位十分了解内情的管理咨询顾问表示,过强的地域意识正是海尔出现产品战略失误的原因,他开玩笑说如果第一次参加海尔的管理高层会议,外地人往往一下子会无法接受,因为所有的管理者都在用青岛的当地语言交流,据说这些年海尔流失了不少管理人才就和不能融入这种地域文化有很大关系。不要小看这个细节,这一点足以说明,海尔内部的企业文化多少已经有些固化了,因为是从青岛当地的一个小厂开始创业,创业之初由于狠抓质量和服务,使得海尔率先从白色家电行业脱颖而出,但现在海尔早应经在战略上将自己定位为国际级的企业,可是仅仅就是还在说什么话这一点,张瑞敏的管理就露了怯,因为如果要成功进行多元化,必然要招揽其他行业的能人,这个人才的选择范围必须超过青岛超过山东甚至超过国内,但这样的人才一旦来到海尔发现自己连普通的管理会议都难以沟通的话,他是不可能久居此地的。所以既然要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大家在国内会议上讲普通话,国际会议上讲英语,也许是最正常的选择了,但海尔内部的地域抱团思想却恰恰使得这个简单的规定难以执行。因此,很多时候,当张瑞敏大谈企业的危机和变革时,是否应该从这个最小的环节出发呢?
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向所谓的基业长青迈进,仅仅坚持自己固有的成功优势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时代潮流三五年就会做出一次调整,以前当红的歌星会变得默默无闻,从前热销的商品会无人问津,原来活跃的企业会变得死气沉沉,这些现象在当今社会可谓时时在发生,要如何变得人们的善变和人性呢?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企业始终傲立潮头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改变。在俄国作家契科夫笔下,也许变色龙是种病态的称号,但在这个愈来愈缤纷的异动世界里,变得快其实才是生存的唯一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