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商界财视网
文/文创
约了几次,专访刘旗辉才得以成行,他太忙了。还有,他有点低调,推脱过很多采访,但这次却全力配合。因为采访主题很诱人:爱情、婚姻和家庭,他有太多的话要说,他不想让此次采访变得可有可无。
他在位于上清寺中安大厦的办公室约见了记者,当时,五十出头的他正忙着给他的《家人》杂志写卷首语。
令记者稍感意外的是,一说起婚姻,他的心思比很多女人还要敏锐和细腻。话题从爱情到家庭,从中国男人到西方男人,一切源自他的思考,以及他对婚姻的深刻领悟。采访中,他妙语连珠,颇具哲理而思辨色彩。
今天,我们走进一个媒体精英、一个中年男人的情感世界,去聆听他的婚姻观、家庭观。
记者:作为财经媒体,《商界》已经非常成功,为什么还要去办竞争激烈的家庭生活杂志,而且每期都要为《家人》写卷首语?
刘旗辉:自己爱好写作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媒体人的责任。《商界》15年的办刊经历,让我对社会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商界》鼓励大家创业、致富,但财富也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迷失家庭。生活正在颠覆家庭,家庭正在深度影响社会,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我们办《家人》,就是希望在“生活”这个层面为读者提供解决家庭婚姻问题的办法,满足家人对家庭的依恋和回归。有读者给《家人》杂志的评价是:情感使用说明书。我很欣慰。
记者:大家开玩笑说你现在是婚恋问题专家?
刘旗辉:专家谈不上,不过我倒认为在家庭、婚姻问题上我们整个社会缺乏专家。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经典的爱情故事后面基本没有婚姻的描述,“公主和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如何过的?没有说。所有被讴歌的爱情都是不结婚的,因为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操作技巧简单,都知道如何以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吸引对方;而婚姻却注重操作技能,长相守的过程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易被讴歌。婚姻需要技巧来实现幸福,所以,我们提倡经营婚姻。
记者:市场上的家庭婚姻内杂志种类繁多,《家人》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刘旗辉:家庭婚姻类杂志有几个类别:一是以情节曲折的故事为卖点,多为婚外情、畸恋隐私、家庭暴力等题材,让人容易对婚姻悲观绝望;二是纯粹家庭生活指导类杂志,以健康、养身、家居布置等更为操作层面的内容。《家人》的特点就是从正面反映家庭婚恋生活,正面引导解决家庭问题,是如何经营家庭的生活读本。
记者:你对《家人》有什么期待?
刘旗辉:我希望把《家人》做成家庭生活杂志中的《商界》。
谈爱情婚姻
记者:时下有一种流行说法:两个人的关系,久了就转变为亲情,你如何看?
刘旗辉:把爱情看作亲情,是当下许多人的一种托辞,因为不愿持续付出,因为不愿继续努力,不愿花心思讨他(她)欢心……于是我们以亲情的名义,开始漠视对方的感受,数年不变地以同样的面孔、同样的姿态、同样的语气面对另一半。这样,我们一方面“心如止水”,认为夫妻就是“将就过”;一方面却因为“亲情”满足不了心底的欲望而心生不甘,甚至感情外流……所以失败的婚姻把爱人当路人,平淡的婚姻把爱人当亲人,幸福的婚姻把爱人当情人永远彼此爱恋。所以不要以“亲情之名”,阻碍爱情在婚姻里延续。幸福的婚姻就是要求我们既甜蜜又艰难地重复爱上同一个人。
还有就是把握好夫妻交流的有效性,很多夫妻不是很看重彼此交流,你说他们没有交流吗?他们成天都在说话,殊不知他们不仅进行了许多无效的交流,有时还不同程度地伤害了对方。
记者:那有效交流究竟该说些什么?
刘旗辉:比如你可以说:“老婆,原谅我,这件事情是我的错,我没考虑周到。”这样的自我检讨,女人不会把你当傻男人。
你可以说:“老公,我也有许多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不要再计较。”多一分温柔,女人的自尊依然存在。
你也可以说:“老婆,我们今后不吵架,可以吗?这样彼此太伤害。”发自内心的恳求,反而是对女人莫大的关怀。
你还可以说:“不是我脾气不好,你不在,我好孤独。”偶尔表现人性的弱点,更加说明你善解人意。
记者: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肉麻”和“虚伪”?
刘旗辉:没有真诚和爱为基,你会觉得任何表白都是一种“肉麻”和“虚伪”。我们要习惯真诚,习惯说“肉麻”话,这是夫妻有效交流的基础。
记者:人们都说夫妻是平等的,但好像不容易实现这样的平等。
刘旗辉:对。其实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婚姻中的平等,是一种对爱的付出,彼此享受对方的付出带给家庭的成果,带给自己不同的新奇和快乐;夫妻的平等是一种对双方精神和人格的关照。
记者:在这个平等关系里,男女角色如何定位?
刘旗辉:不管男人多强大、多成功,女人想嫁的永远都是一个深深爱她的好男人;而女人切不可因为男人爱你,你就掌握了爱情婚姻的主动权,大肆勒索感情的利润。女人的顺服是温柔,女人的温柔是奉献,没有哪一个男人愿意把一个处处与自己顶牛的女人娶回家,也没有哪一个女人愿意嫁给一个不心疼不热爱自己的男人。
谈中西男人
记者:《家人》请了欧美一些婚恋咨询机构,走的是国际化的操作思路,那么,你对西方男人或者他们的家庭有研究吗?
刘旗辉:其实,西方男人丑陋起来并不逊色于中国男人,但他们也的确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而学习并不意味着就是贬低了自己。
记者:西方男人找另一半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刘旗辉:前者找女人不很在乎外表,更看重感情的契合和心灵的呼应,与女人在一起,尊重、愉悦、快乐并存,所以西方男人不很在乎更多的外部因素。像中国男人很难理解查尔斯为什么会为了卡米拉抛弃黛安娜一样,西方男人也很难理解中国男人为什么婚后还会有多个情人。
记者:中西方男子对家庭各持什么态度?
刘旗辉:中国男人看重家庭,不是从个人的幸福和价值出发,而是更多地考虑外界的评价和看法,正因为这样,中国男人可以忍辱负重,可以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西方男人不易做到的。可以说,中国男人更看重家庭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看重家庭生活的和谐。西方男人恰好相反,这是中西方男人对家庭最根本的区别。
记者:你觉得谁更诚信?
刘旗辉:西方男人由于受西方信用体系的影响,在家庭婚姻问题上比中国男人更讲诚信。通俗地讲,男人偷情包二奶本质上是一种不守信用的表现。西方男人不爱你了,他宁可选择离婚也要遵守诚信,不像一些中国男人,“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
记者:西方男人对婚姻的忠诚度如何?
刘旗辉:我们误认为西方男人更开放,家庭结构不够稳定。其实,总体来看,西方男人在婚姻的忠诚度上是非常稳固的,离婚在西方虽然司空见惯,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视夫妻关系为儿戏。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宁愿不要没有爱情和缺乏理解的婚姻,也不会像我们看到的一些中国男人,不是与你吵吵闹闹到老,就是与你平平淡淡熬到终。
记者:中国男人应该向西方男人学什么?
刘旗辉:西方男人一旦有了家庭,对家庭的责任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客观地说,中国男人不是缺乏对家庭的坚守,而是缺乏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责任。他们可以给你买别墅、买宝马,却很难给你送来玫瑰和深情;他们可以为你鞍前马后、忍辱负重,却很难为你带来生活的温馨和改掉他身上的陋习;他们甚至可以为你付出自己的生命,却很难给你带来生活的幽默和信心。不是说中国男人没有这样的品位和意识,而是这样的男人数量与西方相比明显偏少。
反观自己
记者:刘总,谢谢,相信我们的读者会从中体会到一些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真正内涵。看来你不光对财经有深厚功力,对人性也有独到见解,走上今天这条道路,主要得益于什么?
刘旗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西方哲学对我有深刻影响。我读初中的时候在厕所里捡到一本《中学生哲学读本》,我从此一头扎进了哲学堆。学哲学的人喜欢从终极目标去理解事物。尽管我是非哲学的科班出身,但我们那时候的学习是扎实的。
记者:办期刊是你小时候的梦想吗?
刘旗辉:我6岁学画画,写得一手好字,中学是学校油印小报的主编,那个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文学爱好者,我从小就立志想当编辑、作家。
记者:有人说重庆人耿直的话外音是,没文化,因为重庆人是靠着水码头长大的。你怎么看?
刘旗辉:重庆人不是没有文化,是不喜欢做出一副文绉绉的样子,冒文化“皮皮”,文化在他们身上有时是隐藏起的,怕被别人说你“酸叽叽”的,重庆人有很多优秀品质,重庆人讲义气,义气就意味着勇敢和担当。总的感觉是,重庆人只要在自己身上注入了文化,还是很有能力的。另一方面,重庆的文化产业大有作为,空间很大,这样就需要靠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来推动。
相关新闻: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