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访谈,专家说法国假文凭事件已经让中国在世界上颜面受损。买文凭的是中国留学生,为何会伤及国家的脸面呢?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就有买假文凭的事情。方鸿渐为了对岳父和父亲有个交代,买了个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但是他打定主意终生不用。但是他马上发现自己这种决定是愚蠢不堪的,因为和他持有同样文凭的韩学愈大胆使用假文凭,不但被聘为教授,还当上了系主任。
今天的学生买假文凭,绝不是简单到和方鸿渐一样要对岳父和父亲负责,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投资,并且是一本万利的投资。买个假文凭不过十万元左右,而一旦回国,就被作为海龟人才,被政府高薪供奉,捞回来的何止是一百万——有的获得启动资金就超过一百万。
所以说,买假文凭表面上看是留学生的个人行为,实质是是中国政府在后面成为推手。正是我们目前形成的不重能力重文凭的用人机制,才使得各种真的假文凭和假的真文凭漫天飞扬。不过再怎么说,这些学生买假文凭还要万里迢迢去法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比我们国内一边享受国家的高薪俸禄,一边连“亲自”都不用就将文凭轻松拿到手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同样是假货,但洋货毕竟要硬通些。
不扫荡假文凭生存的土壤,假文凭事件就只会越来越繁荣,最后消失的不是假文凭,而是真文凭,这已经差不多要成为中国的现状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的确的事实吧。
用‘文凭’制造的人才精英,继续影响着或者选择着社会取舍------土壤,什么才是它们滋生的土壤?
假文凭的买家(转)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