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代课老师》是一部反映藏族代课老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影片。影片通过对主人公益西格格(格格在藏语里是老师的意思)在藏区担任代课老师二十多年来,默默耕耘的敬业精神和善良品质的刻画,勾勒出藏族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族关系和谐、特别是汉族和藏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画卷。
该影片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和陕西嘉润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拍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热地出席了首映式。
首映式上,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楼忠福先生向西藏中小学捐赠了三百多套电视设备,杜青林代为接受。
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在首映式上致辞表示,希望有更多反映西藏社会风土人情的优秀文艺作品问世,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关心、支持和帮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影片投资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在首映式上呼吁人们更多地关心、关怀像益西格格那样为教育奉献了几十年的代课老师们,让他们共享国家进步的精神和物质成果。
韩方明说,希望藏区每一个孩子都能和其他各民族的孩子们一样,无论住在多偏远的地方,无论住在多高的山上,都有书读。
西藏中学部分师生约二百人参加首映式。
韩方明在电影《代课老师》首映及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充满喜悦的日子,我们只是做了促进民族团结的一点本份之事,可这么多领导都亲自光临了这个首映式,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与关怀。同时,我也深知这是一种鞭策和提倡,让我们今后做得更多、更好,也带动更多的人们一起来做这一类事。
两年前,老朋友林强给我讲了一个他在藏区亲历的故事,也和影片里的代课老师一样,一师一校,像父母一样地在大山里为祖国带出来一批又一批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的藏族娃娃。应该说,藏民族一步步走向现代文明,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代课老师功不可没。
林强的故事打动了我。去年五月,我再次前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考察,去了香格里拉和德钦等几个县,更多地了解到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和自然条件限制,民办学校和一些代课点的条件还很差、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课桌,还有许多孩子没法坚持上学。内地已经有许多讲述山村教师的电影和电视剧了,这些作品让人们了解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状况,并且在这十年里激发了大量企业家捐资兴办希望学校的热潮。所以,我就想与其捐资建几所藏区的希望小学,不如以文艺外行的勇气来投资一部电影,让内地观众了解藏族同胞的更多需要而努力。结果,楼忠福先生和我一拍即合,携手办了这件谁都知道不可能盈利的投资。在这里,我感谢楼总。
出于对藏文化的热爱,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藏区的发展、关注着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进步、关注着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我真心地希望以己之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团结与和谐尽微薄之力。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必须通过教育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教育事业,就不会有强壮得足以使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后世百代。藏区的各项事业,呼唤着更多像影片主人公益西格格那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也呼唤着更多像林强同志那样肯用真心与生命去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的好干部。
藏民族要进步、藏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必然要走现代化之路。我国人民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现代化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现代化才能改变偏远藏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才能保障全体藏族同胞和祖国大家庭里的各民族人民一样,平等而有尊严地分享国家繁荣进步的成果。
一部片子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我希望《代课老师》这部影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家和文化工作者发掘这方面的题材,多出反映各民族团结向上、和谐进步的影视作品。让我们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们,也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藏区每一个孩子都能和其他各民族的孩子们一样,无论住在多偏远的地方、无论多高的山上都有书读,同时也呼吁人们更多地关心、关怀像益西格格那样为教育奉献了一生的代课老师们,让他们共享国家进步的精神与物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