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万公款买假酒,暴露出了什么


  66万公款买假酒,暴露出了什么

  

  许昌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和漯河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共同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贵州茅台酒”。但客人饮用该批“茅台”时,发现这批酒的口味不对,遂被查出是假酒。(4月11日《京华时报》)

  

  有的地方农民的收成,一年还不到一瓶茅台酒的价格,有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800元,然两个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一次就购买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茅台酒。招待用酒这样大肆花公家的钱,不但触目惊心,而且让百姓心寒!66万能够救助多少人求医看病,能够赞助多少失学儿童上学;能够解决多少下岗失业家庭的生活窘境;而这两个办事处一次就奢华地花66万购酒。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不是因为是假酒的原因,百姓谁也没有想到,两个地方仅一个办事处招待用酒就如此慷政府之慨。一次购买招待用酒竟然达几十万,这还不包括饭菜和陪游及娱乐费用,这种奢侈行为不但与党中央的节约精神不符,而且严重违反了接待用费标准。

  

  公款吃喝猛于虎,造假者充其量是鼠。如果没有公款吃喝和用于送礼行贿,中国的造酒企业有多数将倒闭,尤其是高档造酒业。虽说造假者可恶,但如此花政府之钱者更可恨。造假酒者理应被惩罚,但是花巨款买酒招待更应当重处!象这种动不动就用国宴酒招待的现象,只要上级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随处可见。虽然说中纪委这个文件,那个规定,不准超标准招待,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未真正遵照执行过。这个中的原委一言难尽。其中不乏下级对上级唯恐招待不周的诚惶诚恐而倾力巴结,更有上级假借检查之名,图吃喝玩乐之实。这早已经是招待中不成文的潜规则。俩个小小的驻办处如此大手笔的用公款购酒高档酒用于招待上,这只是政府部门招待的冰山一角,中国这么多行政机关,仅驻京的办事机构就有几千个,一年的招待用酒费用可想而知。难怪中国的GDP那么高!真是“高”得有原因,高得让百姓无语!

  

  因而,对于两驻办处66万元购酒用于招待费一事,不管其酒真与假,都强烈要求中纪委和检察机关介入调查,除追究两部门滥用公款奢侈招待外,对于两办事处用公家的钱购酒还准备让下属企业销售,销售后利润准备怎么处理?是否经常如法炮制,变相用公家的本钱分利提成,相关部门应该一查到底;二是一次性购买这么多高档酒,真用在招待,还是经手人从中渔利回扣?真用在招待上,招待了谁?招待标准是否超标违规,应该追本穷源?三谁批准动用公款买如此之多茅台酒,谁应当为之承担后果。除让其赔偿买假酒的损失,还应当适用党纪国法严查重办。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