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显颛权


石显颛权

石显,汉元帝时期的佞臣,大权独揽,胡作非为。这样的人也害怕有朝一日失宠了,自己得罪过的同僚和部下会打自己的小报告。于是,就想出一个法子,要验证一下。

那时候,石显经常加班加点,要很晚才能下班。十二点关门,是一个制度了。可是,以石显的权力,让守门人开门,也是不成问题的。其实,很长时间以来,石显也是这么做的。可是,石显杀鸡用牛刀,一定要从皇上那儿要一张通行证。皇上说:“准了。”

石显拿到了口谕,就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晚上,依然是深夜出宫,远远的就大声吆喝着:“奉旨,把门打开!”门,自然是打开了的。当然,小报告第二天也打到了皇上那儿了:“石显假传圣旨,夜开宫门,是欺君,陛下得杀他的头!”没想到,皇上淡淡地说:“这事我知道。”事后,皇上还把这事儿告诉了石显。石显乘机诉苦道:“陛下你太心疼小的了,让许多大臣嫉妒,他们想方设法要陷害我,我就是再小心,再辛苦,也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啊!还是请陛下让我到后宫打扫卫生吧,我保证身在后宫,放眼世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上觉得石显怪可怜的,更加喜欢他了,重奖一个亿。

这样石显的政敌害怕了,再也不敢打石显的小报告了。有了皇上这块挡箭牌,石显更加肆无忌惮了。当然,最后石显还是倒霉了,被贬官,在下放边境的路上气死了。

我们忽然发现,这个石显是在学赵高的样儿。当年,赵高不是指鹿为马么?石显则反其道而行之。有些人常常是抓住一个自己被“冤枉”的小事大做文章,证明自己的一贯正确,以此掩盖更多的错误和罪恶。高高在上的领导则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一次顶一万次,对部下百分之百的信任,还美其名曰“用人不疑”,于是,奸臣小人就大行其道了。(三月三十日)

 

赵飞燕顶缸

古代美女千千万,数得上的据说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其中,貂蝉是虚构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有,《三国志》里却没有。因此,我建议把貂蝉置换,让赵飞燕入围。赵飞燕和杨玉环分别是汉孝成帝的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属于正统的。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美女的类型,所谓燕瘦环肥者是也。

赵飞燕受宠,其实,还不是因为她会跳舞,而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奇香。为了保持这个体香,赵飞燕甚至不惜牺牲做母亲的富贵和尊荣。这是一个用青春赌明天的主儿。不仅如此,还把自己的姐姐赵合德也带入宫中,姐妹共同伺候皇上。别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原来,上床姐妹花,也是一个历史现象呢。

没有生育的赵飞燕自然也不能允许别的女人生孩子的。妹妹不生,姐姐也不生。因此,姊妹组成了天然的同盟军,共同扼杀生孩子的女人。搞得孝成最终无后。这样一来,他的谥号也就是作伪了。因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成死后,只好拉侄儿来做皇帝了。

赵飞燕身轻如燕,可以在托盘上跳舞,这,有点夸张了,已经不是史家作风,而是作家的手笔了,文史不分家,是从《史记》开始的。司马迁的文学才华让正史也形象化了。话说女人柔弱,爱用弱不禁风形容,原来是从赵飞燕这儿来的。赵飞燕在露天舞台跳舞的时候,曾经被吹倒过,差点儿掉水塘里。为了防止演艺人员为艺术献身,孝成就专门为飞燕搭建了一个全封闭的玻璃舞台。皇帝爱细腰,后宫多饿死,可以想象,当时汉代的美女都和现在一样(所以,我们是汉人嘛),是以瘦为美的,可能到处都是瘦身俱乐部或者减肥中心了。不仅如此,汉代可能还是丁克家庭最多的朝代,因为,皇上就是没有孩子的嘛。

孝成最后是死在赵飞燕的姐姐赵合德的身上的。赵合德觉得自己惹了大祸,就自杀了。赵飞燕还算得了善终。但是,也从太后贬为皇后了。这个账有点儿不好算,原来是侄儿自己有母亲,就不需要这个大婶了。都说汉代是峨冠博带,大气得很,那是总体上说的,其实,到了孝成一代,其实已经柔弱多了,甚至有了晚明的风气,皇上沉溺于后宫,不理朝政。刘邦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了。

史家对于赵飞燕没有什么好话,无非是女人祸水之类,空洞无力、言不由衷。本来是男人的事情,却要让女人来顶缸,这是男权主义。女人媚惑男人,不是一个朝代腐败的原因,而是结果。男人是先没心思办公了,这才去找刺激。就像身体不健壮了,才去吃药。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去追究大哥,却专门来谴责小姐,实在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