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还有重要事情没做


 

柴福洪
 
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似乎一夜之间由“过热变成过冷”,这不是事实。其实,在2007年底就开始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主要是外贸企业和高耗能企业),2008年上半年,影响的程度已经很深了,只因为办奥运的需要,新闻媒体没怎么宣传罢了。
在中国,既没有金融危机,也没有经济衰退,只是经济增长比例降低了。
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是“泡沫繁荣”,当时许多有识之士都心惊肉跳。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铁矿石、粮食价格高企;国内GDP增长比例近12%;外贸顺差势头不减等。显示当时的中国经济已经是不可持续。
2008年4季度,中国政府连续紧出台一系列强烈的刺激经济政策。2009年初,又连续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措施,通过投资、减税、产业振兴等,促进国内需求弥补外贸损失,经济保持8%的增长速度。对中国来说,这些事情都作对了,但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
 
一、一方面,中国的问题是某些产品产能过剩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影响很小,中国工商银行反而成了世界第一大商业银行。真正影响的是——国内过剩生产力突显。国内消费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长,外贸经济的确在下滑,这才是中国的现实。
我记得,在1978年,国家计划努力争取钢铁产量达到3000万吨,而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达5.4亿吨,30年,中国钢铁生产能力提高了18倍。2007年中国钢材出口量达6271万吨,是中国70年代末最高钢产量的2.1倍。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确发展了,某些产品生产能力提高速度是惊人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生产能力提高过快、过大,必然有一部分投资是没有消费市场的无效投资。例如首钢,就没必要花哪么多资金在何北重建。
必须明确:依靠外国消费拉动国内生产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仍然死抱着“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的话,中国很难走出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也没真正读懂这次世界金融危机。
因此,中国在做“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同时,更有必要做“压缩几大产能计划”。要拿出“压缩纺织业产能”的气魄来,下狠心把中国的过剩产能压下来。不压缩,它必将长期扭曲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与调整方向。而且,这件事只能由中央政府来做,地方政府做不了,也不可能做,不愿意做。例如:河北省唐山市的小钢厂,从当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来看,地方政府“振兴它”是对的,但对全国来说,促其倒闭,对全国整体经济是有利的,无论是从效率、效益、环境等任何角度看,让其倒闭才是正确的。山西、河南等地的小煤矿、甘肃的稀土等,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央4万亿投资的负效应是带动了地方的投资冲动,进一步加大过剩产品的产能。
另外,兼并重组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市场经济就是要建大而强的企业,才能形成一个拳头,在世界上才有话语权。现在全国形成的国家垄断企业,才是中国的力量所在,存在的问题,只是一个公众利益保护问题,管理问题。资本集中、提高技术、树立品牌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必由之路。
 
二、另一方面,中国的问题是“人本与国本生产”不足
“人本生产”是指:工业化条件下的农产品生产,人口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生产、人的健康生产、居民幸福地有尊严地生活环境生产。
“国本生产”是指:国家“软实力”生产和“人本生产”能力,新科学技术生产能力、高技术大规模工业生产能力、国防工业生产能力等。
1、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十分低下。远没有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农业资源没能实现优化组合,其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农村土地资源被大面积污染和荒芜。
2、中国人口生产,呈逆向调节。相对富裕、高文化素养人群少生,相对贫困、低文化素养人群多生。一方面,高品质人群晚婚、少生和不生,甚至出现“丁克家庭”,另一方面,总人口规模,始终是压在我们头上的巨石。
3、中国人的劳动能力生产——教育,政府资助,始终没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GDP的 5%-8%),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仍在25%以下,高等教育生产能力低下,建国60年,既没有办成一所世界级的大学,又没有培养出一名世界级的大师,社会科学走不出大陆。而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开放,尚没有提到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
4、中国人的健康生产,走了弯路,2009年公布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算是从头开始,回归到“公共产品”的正确轨道上来了。但效果有待实践检验。
5、中国居民幸福地有尊严地生活环境生产,没有总体设计方案,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经济生活方式转轨,没有系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与转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证明资本主义发展模是有缺限的);政治生活方式,改革、改善遥遥无期(西方的民主与自由的政治模式,在东方其缺限更加明显)。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与工业化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否则,就不能称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是国家各类文化优质与领先性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不仅没能影响他人,反而一直在受到别人的影响。50年代学苏联,80年代实际是在学美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架构,没有总体设计(邓小平同志是试探索经济发展,并没有定什么模式,只叫我们大胆地试;但他老人家没有对政治模式进行设计)。毛主席的“三个世界论”和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论”,以及最近周小川行长不足2500字的“超主权国家国际货币论”,算是三次中国软力量增强的三个标志性事件。
7、中国新科学技术生产能力,在世界上相对较低,新中国在基础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基本是零,技术科学也没能达到中等以上国家水平。创新,不仅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追逐目标,实践上,创新的人,实际上受到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打击。
8、中国高技术大规模工业生产能力,在外资生产模式下和外贸的促进下,似乎有一定的起色,但核心技术生产能力仍然较低,技术创新,还不是企业与科研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其工作内容演变成为职称与当官的奖励追逐,学术期刊演变成赢利手段)。
9、中国的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因为被封锁的时间太长,逼出全靠自主创新,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其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应该有一席之地,但不是最强的。
10、居民住房与系统的社会保障两件事,是中国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住房建设,实际上与“医改”一样,走了完全市场化的弯路,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全民、全国上下,认识仍然没有统一。一是未来人性化的住房建设、供给方案没有整体思考;二是现存高价格商品房没有处理的措施;三是住房建设与供给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没有正确认识;四是耕地保护与住房建设,以及土地政策、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没有综合统筹。这么一个中国最能扩大内需的产业,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与开发,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
 
三、同时,中国城市不富,农村还穷,政府开始有钱了
(一)中国离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中国虽然GDP 总量仅次于美日,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只3000多美元(汇率变化的功劳不小),居于世界第95位之后,100位之前。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是穷国当中发展好一点的国家。别听外国人的恭维话,实践表明,恭维话是最害人的。也别听外国人骂我们的话,我们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
其次,我们的政府比过去是富了许多,那是因为财政体制起到了根本作用,是各级政府努力的结果。但各级政府并没有履行自己的现代政府应该履行的义务。尤其是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公共社会保障欠账太多,农村公共产品严重供给不足。
再次,别以为中国有两万亿外汇储备,哪是受发达国家各种限制与禁止的结果。我们要买的高技术,不卖给我们;我们要买的企业,不卖给我们;我们要买的矿山,不卖给我们;我们要买的军工产品,不卖给我们。现在扎在我们手里的两万亿,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接手这大规模的外汇盘子,成了烫手的山芋。美联储每一个举动,都牵动13亿人的神经和储备币值变化。
最后,全国城乡差别是建国60年的“二元体制”差别政策治理的结果,农村巨大人口规模,完全城市化不可能,“自然、淘金式”地部分人口城市化,带来城乡差别会更大,靠财政补贴终归不是提高农村造血能力的根本方案,人才、资金和技术流向农村的政策,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农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难题,农村没有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建成是真正的现代化国家。
居住在中国相对发达的城市里的“体制内学者”与当局,是用“欧洲”(城市)还是用“非洲”(农村)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现在还是个问题。解铃还得系铃人,城乡差别是“二元体制”的恶果,只能是“新思维下的新二元体制”下才能解决,要让城市劳动力、资金、技术自动流向农村,形成城市户籍可以放开的趋势,农村户籍需要严格管制的程度,“三农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二)“阳光财政”要与增收、节支要同时并举
其实,中国政府,只有近五年,才开始富裕起来,这些钱本身,有许多不规范的内容。遇上世界金融危机,GDP增长比例下降,收入必然减少,增支项目累加,而且是刚性上升,加上促进经济增长的减税因素,中国政府又要过紧日子了。
世界上,任何一国政府都必须过紧日子,只要政府开支是宽松的,这个政府必然腐败。昨天(4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中国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是最高的一类,年均33000多元,第二位的是事业单位,29000多元……。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各有各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公务员,不能成为社会最高收入者,因为他是消费者,不直接创造价值,也不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工资水平,只能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工作稳定性与退休后的待遇,应相对优于其他行业。
第二、一个前进与上升的发展中国家,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者——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医疗类工作人员和企业家,应该是最高收入人群。他们才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这类创新人员的高收入,国家的创新力才会提高。
第三、国家财政收支,必须在人民的监督下收与支,阳光财政是世界通行法则与法例。
第四、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财政赤字不能超越一定的红线,有减收因素的同时,一定要有增收的措施。如: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就不宜提高扣除额,但改革方案要从更公平、按家庭申报等方面去思考,适时推出。而消费税(大排量轿车)、烟草税、燃油税、资源税(包括水、土资源利用)、治污与环境保护税,应该有改有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削减非税政府收入,尤其是要取消“土地财政”、“房地产财政”、“罚款财政”、“创造性收费财政”。
财政规律是:支,是刚性的,收,是弹性的。只减收不增收,后患无穷。政府不能只想做好事,有人不高兴的事就不想做,即使有人不高兴,只要是对的,政府也必须做。但做任何事,都要有充分的理由与人们共识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有三件重要事情没做:一是压缩过剩产能;二是提高“人本与国本”生产能力;三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减财政收入。
                                      
2009-4-10
                                                    
作者简介:柴福洪, 男, (1957年5月-- ), 湖北蕲春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研究方向:公共经济、高职教育
联系方式:E-mail: [email protected] 电话:0713-8348688 
    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号 邮编:4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