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4月份的月度考核,集团组织了一次培训,讲授消费心理知识。主要讲了如何了解客户的消费心理,并用于指导销售工作。孙路弘老师的培训非常精彩,虽然由于工作所限不能听完,仍然是受益匪浅。
经营着一个公司,每天要做大量决策。这虽然不能与国家动辄几万亿的投入相比,也是经常有几千万的进出,绝对不能仅仅靠拍脑门,一旦出错,不仅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蒙上阴影,更大的问题是给集团造成损失。
决策的前提条件除了自己的经验、集团的制度约束之外,各种各样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如何获取与项目运行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多表现为数据) ,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并用于指导工作是大家共同面临的课题。而能够尽可能全面地获得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也是一项既需要自然科学也需要社会科学知识的工作。
信息收集中的一个难题是由于个人经历和能力所限,无法识别什么信息与决策相关。孙老师对于我们报表中的若干数据做出了点评,相当数量有意义的数据没有收集,而收集的数据中又有大量的是与分析和判断无关的,属于无用功。之前包括我在内还一直以及我们的报表、数据分析为荣呢,真是惭愧得紧。
信息收集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信息过多、过滥,无法辨别真伪。信息流动的渠道较比十年前大大丰富,还经常出现两个权威部门对于同样一件事情出现了不同的解读,让人无所适从。要知道收集了错误的信息,要比没有信息还要危险。辨别信息的真伪需要大量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而对于像我们这样以综合性为擅长的人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
信息泛滥
集团信息产业部成立之初,我与梁总进行沟通时就谈到,现在的问题不是信息不充分,而是信息泛滥。
真实的信息泛滥还好,只要我们各取所需就够了,问题是还有大量的虚假的信息在流传,并且比例越来越大,越是假的信息流传速度越快、传播的范围越广。
清明小长假,北京的一个项目1700套房子,有5000多人冒着27℃的高温参与摇号,引起轰动一事,就有若干个版本。比如有人讲是情况属实,还举例讲自己的一个朋友就是找了人才买上的;还有人讲他们找了不少托,配合上3月份北京80多个楼盘零成交讲得也是合情合理。一件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解读,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更有甚者,国家的两个权威媒体对于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的讲话都出现了不同的权威解读,也让人困惑。
信息泛滥给我们的信息收集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
方法
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要学会适应世界,就要学会在纷乱的世界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特别是要学会速读的功夫,学会见微知著。
在加工信息时就要会去伪存真,提高数据的价值。数据当然会讲话,但数据还会说谎,关键看您如何使用。
特别是要学会减法,力争只收集、加工有用的数据,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不要被数据所累。沉醉于数据的海洋中,迷恋于交叉分析、炫耀自己的表格处理能力并不是工作的核心与重心,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信息的收集和加工都要围绕着目的进行,不让自己掉进数据陷阱中。
在信息社会里,生存难度并不比信息匮乏时代难度小。
训练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