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磨坊》的爱情感悟
关键词:《红磨坊》 奥斯卡 爱情感悟 七宗罪
又到了国际妇女一年一度的节日,本文借电影《红磨坊》谈对女人而言也许是最重要的话题——爱情!
《红磨坊》(Moulin Rouge)是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的第三部作品,由“阿汤哥”的前任夫人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英国帅哥伊万·麦戈雷格Ewan McGregor,以及才华横溢的约翰·雷圭扎默John Leguizamo主演。
《红磨坊》讲述了个老套的悲情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对爱情总是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居然到最为物质化的大都市去寻找爱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感受到偶然之间到最奢华糜烂的地方,与“相信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的高级交际花一见钟情,除了爱情无法给予她任何东西。情节本身满老套,艳丽的歌姬,才华横溢的小穷作家,凶恶的公爵,想想也知道是一场公主、骑士、野兽之间的爱情游戏,最后忠于爱情的歌姬和茶花女命运一致,都有一个脆弱的肺,决定了生命和爱情那短暂的美丽。
总的来说,情节本身并不是影片的最大亮点,不见得看完之后会多感动和对人生有什么体会--因为都顾着被歌舞眩影震撼了,音乐更是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人更希望分享在其中展示的关于爱情的一些感悟。
爱情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
《红磨坊》场面很华丽,场景,服装,人物形象都是很舞台化的,场景以巴黎铁塔,红磨坊夜总会,作家的旅馆为主要布景,夺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奖”。
在影片《红磨坊》中,女人为了得到喧哗中的虚荣与奢华,成为最吸引眼球的那颗明星;书生希望证明自己虽然没有钱,却依然可以在与公爵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而公爵则证明自己除了拥有财富之外,还可以得到爱情,因而就去要挟红磨坊的老板;红磨坊的老板则希望出卖这个交际花而得到投资人的资助,并将此改造成剧院。
每个人都有充足的理由,理直气壮并忽视别人利益与需求的存在。原本已经不再相信爱情的高级妓女在书生的狂热追求下,放弃了最爱的钻石与虚荣浮华,却在无意中欺骗了公爵的感情,并弘扬了荡气回肠的爱情。
这就是电影《红磨坊》中简单的人物关系。
人越贫穷越吝啬,越富有就越贪婪。
所有的精神娱乐都是浮在上面的,而支撑那一切的奢华的生活与虚荣的生活享受的都是物质,物质财富支撑一切的精神与娱乐,而财富的支持者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财富。
对富人而言,金钱只是个数字,是收购一切的资本;但对穷人而言,只有创造更美好的梦想来让自己陶醉。穷人对富人的财富嗤之以鼻,“穷得只剩下钱了”,因此就不能没有梦想,就如富人不能没有金钱。
穷人得到梦想就需要付出金钱,富人得到金钱却失去梦想。——各取所需罢了!
或许有人会对公爵还有真情而嗤之以鼻,但公爵也是人,也是有人之常情的。
但难道一个人只有一贫如洗才能够拥有爱情?
还是那句话——当一个人精神与物质之和是一个定数,你会选择哪个更多一些?
“从欲望到激情、从猜疑到嫉妒、愤怒、背叛,谁出钱最多谁得到爱”。难道这就是爱情的全过程?
如果这个总结是客观现实的话,那么就毁灭了平民心中神圣的殿堂。
更现实的情况是:即使美妙的爱情真的得到了婚姻的终日斯守,就真是美好的结局吗?
“人世间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爱与被爱,彼此付出。”
这应该是穷人有尊严地生存中最有力的支撑。
没有信任就不会有爱。难道穷人之间的爱情就完全充满信任吗?
爱情的嫉妒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当穷人发现自己最爱的人竟然是追求浮华享乐的人,为了物质富足而抛弃了自己的爱情梦想之后,是否会由于失落而气急败坏呢!
2006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本人曾经总结了美妙爱情背后的“七宗罪”:冲动、自私、任性、嫉妒、贪婪、悲情、仇恨,虽然有些酸葡萄心理的嫌疑,但还是感觉“只有成熟而理性的爱情才会把七宗罪背后所隐藏的悲情成分转化成为幸福的源泉。理想的爱情是虚幻的,现实的生活是真实的,有天各一方的爱情,就有同床异梦的生活。当我们沉浸在幻想中难以自拔的时候,节制、理性与去除躁动是成熟的标志,也是救赎自己的武器”。
理想与现实之间,哪个更持久。
没有爱情的生活与流落街头的生活,哪个更可怕?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