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组成人选需要向选民述职等刍议


 政府组成人选需要向选民述职等刍议


李华新
北京海淀区一些人大代表每年定期向选民述职,至今已有十年之久(昨日《新京报》)。而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市人代会上,亦有人大代表呼吁,由北京市人大代表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应当向前者述职。这两则消息,实质上都触及了人大代表应否接受监督、如何接受监督的大命题,颇具启示意义。(3-5 10:24:18 · 来源: 新京报)


现在北京的海淀区的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它的意义却是依然存在,而作为人大代表中的官员,如何述职却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此外,向全国两会提出的一个草民的建议,那就是作为政府组成人选的各级领导,应该向驻区或是单位机关的人员述职,因为你的官位尽管是上级人大任命的,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你的这个职位的来由,确实经过人大会议的程序,因为你需要拥有作为人大代表的选举权,而你的资格似乎是和选民的也是又关系的,既然的政府一把手需要经过人大批准,那么在你赴任之前和每年的述职理应要向驻区选民述职,而这样的述职需要经过选民的认可。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比如有的单位的一些什么局长厅长们,见了同事不是谦虚谨慎的和气,而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好像他这个局长厅长是上级那儿来的,而和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在这样的一个官僚体制下,这些官员只是想着向上负责,而不是时时想到你要向下负责。而在一个单位所谓的党委会也是一把手在垄断,他愿意听取基层意见是他的水平,而不愿意就是他的脾气。而根本没有制约的机制的权力也是最容易产生腐败的。

  而更有甚者,和群众对话的机会都很少,因为他不需要群众也不需要群众的选举。在推选人大代表的时候,有些人选群众很有意见,因为不仅不是一位格的人大代表,甚至是作为一个员工都不够资格,但是因为没有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因而它的官位只要是上面认可,那就可以做得很牢稳。
可是,群众不同意你作为人大代表,那么你会得到这个官位吗?
因此提出代表述职,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的,一是,作为官员的人大代表,你的述职需要又选民的参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票,而至于它你工作的评价,也是需要又选民的意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所谓的选民就不再具有什么政治权力可言。而百姓的参政意识就无法体现出来。

而现在的情况则是所谓的代表述职,现在还没有一个制度的约束或是制度的安排,而当百姓大众的意见不起任何作用的时候,那么就会使得这样的一种代表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就不会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而如此的代表如何代表民意,就是一个令人生疑的地方。而至于群众的监督就更是一句空话,因为统计的纪委尚不能做到 ,那么群众的意见反映和呼声更是无从谈起。一个愿意为民执政权力执行者,不会被百姓所接受,那么他的民生意识如何体现,则是更容易使人感到这似乎就是一种制度的设计和游戏,而不具有可以执行的特点。在具体监督机制方面,却缺乏完善、细化的制度设计。就必然使得所谓的想人民负责成为一句空话,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政治学常识告诉人们,主政治要由理念变为实践,选民的知情权、监督权要由理想变为现实,离不开精致的制度性、程序性安排。正因此,海淀区一些人大代表呼吁将代表述职制度化,值得高度关注。而且作为百姓希望那个看到这些权力拥有者那个在人们的监督面前是一个孺子牛的形象,而不是十足的官僚,更不是利用职权为己谋私利的官场之蠹虫。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