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团长》看后崇高时代的崇高


 

我不得不承认,兰小龙这厮智商极高。他太了解2009年的中国观众的心理,知道什么样的玩意儿能感动现在的观众。
社会在变迁,人的心里在变化。借助林老爷子的一句名言,一部作品,可能在某段时间感动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间里感动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感动所有人。80年代的文艺青年里面的好多姑娘们看席慕容的诗感动的稀里哗啦的,21世纪绝对有一批姑娘看到席老师的诗有大海的感觉---这帮姑娘晕船。
龙文章,一定有很多人不喜欢,这太不像我们认识的英雄了,疯疯癫癫猥猥琐琐。但他一定也让现在的更多人感动的要哭,因为我们看惯了大义凛然的虚假,厌烦了道貌岸然的虚伪。我们要的英雄,首先是一个人,他内心的坚强要比外表的堂皇更重要。他可以管所有的士兵叫爷爷,也可以在严厉的上峰面前装风骨,只要他办了他该办的事儿,在中国再无无辜之军人的前提下,他对得起所有人。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真实的,沁入心脾里悲哀的英雄。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后崇高时代,年轻人都不追求崇高了。我说,你错了,这是一个回归本真的时代,这是一个看透伪装的时代。人们不是不追求崇高,而是有了自我判断崇高的能力,您的高大全,对不起,咱未必待见。我们早已经知道,真正的伟大,往往藏在卑贱当中。
崇高和伟大,在这个年代,再不是你自己吼出来别人就那么认为了,对不起,人民不好糊弄了,在2009年,您得有更高的智慧,比如说假装不崇高来凸显你真正的崇高。这样你才真聪明。我们看马云就比牛根生聪明,牛同学动不动就“大胜靠德”,动不动就“大品牌要有大责任”,然后一出事儿就销声匿迹了。马同学从来不说这样的大话,他不说不在于他不想说,而是他知道越那么说越傻,所以他总说自己是个很丑的男人,总说做企业不是做侠客,总说MBA很牛但是我的企业很土所以我把他们都开了。很明显,马同学更真实更可爱。同是做牛做马,境界亦有差别。
在后崇高时代,最忌讳的是“装”,因为“装”装不出来真性情,因为“装”总能被人看透,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智商让自己“装”长久。所以,咱们还都是踏踏实实本本我我的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