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次金融危机,大家讨论的其中一个话题是,美国是怎样把其通货膨胀转输到别国?按照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的作者)的说法,美国是利用他国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去干预别国,即是让别国自己通过“通货膨胀”、“货币升值”、“增加外汇储备”这三种途径来实现其目标。当然,对这三种途径的内容大家都很熟知,我也无意再来谈论。现在我是想讨论一下美国通过别的方面也能把通货膨胀转输到别国,比如通过收购、制造粮食危机以及购买美国国债等。
我们知道,发生金融危机后,美国也有许多企业甚至是一些大企业也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引起了一些国外企业打算收购这些美国企业的注意。但是美国在自己的大企业发生危机时,正需要大量资金时,他却不让别人来收购其企业,反而是自己用美国联储的国债来进行救助。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倡导自由经济的国家会做出这样的一种保护主义的行动来?其理由可说是这样,由于别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而且这些国家的汇率也较高,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国的美元间接地贬了值。而这对于那些急需要大量资金来渡过危机的企业来说,则是好消息。因为在这个时候,即美元贬值后,实际上是降低了那些企业融资的成本。但是在此前,他们却在高点的时候收购了大量的别国企业。这实际上是说,他们在这个时候的高额贷款成本在美元贬值时相对来说就降低了还贷的实际资金成本数量。
实际上,美国一直都在通过对粮食的控制来控制其他国家。他宁愿把多余的粮食用来进行所谓的转换成能源,也不愿意低价卖给穷国,更不要说是免费捐赠给穷国。他就是想要造成一种世界粮食危机,从而为自己牟取利益,同时也不让他国自己有能力去发展自己的农业来养活自己。因为一旦所谓的自由贸易形成后,美国的粮食价格很容易的就取得竞争优势。而那些穷国本想自己来发展自己的农业,但看到进口美国的粮食可能比自己生产还要便宜,于是就放弃自己的农业了。这就刚好落入了美国的圈套:等这些国家不再发展自己的农业时,那么其就必须来进口美国的粮食,而且这种依赖越来越严重,这个时侯山姆大叔就露出了他真正的狰狞面孔,狮子大开口的喊价了,而这些国家也只能听凭美国叫价。
通货膨胀虽说不是好东西,但和通缩比起来还是要好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出口行不通的条件下,仅仅靠所谓的内需来拉动经济,似乎变成一个“巧妇难为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因为老百姓手里根本就没什么钱(可说是货币),那用什么来买东西呢?怎么来拉动内需呢?有一种办法就是,发放大量的本国国债,增加货币量。这样老百姓手里的钱自然就会多了起来,那么他们也就能够买东西了。尽管由于货币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但这还是比那种通缩的情况要好。因为在通缩下,老百姓根本就起不到拉动内需的效果,而且还会进一步打击生产厂商的信心,进而恶化成一种另外的恶性循环:老百姓想要买的东西越来越少,那么整个所谓的内需拉动经济就成为泡影,那么GDP就根本增加不了。GDP增加不了,那么国家就没有钱来帮助老百姓,帮助不了老百姓,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少,更少的钱当然是买不了多少东西,也增加不了什么需求,那么厂家就更会减少生产。这样产生的后果将会变成一种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让整个国家都陷入经济萧条的泥泞中而不能自拔。 因此,在经济出现低谷时,不是收紧银根,而是要大量的发行国债,让流通的货币量更多。这样才能让民众手里有了更多的钱后才会去买东西,才能达到靠内需拉动经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