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裤瑶的粮仓。我们注意到,每个粮仓的桩子上都有一个瓷器,是装饰用的吗?据说中央电视台曾经在电视上考过观众。答案是:防老鼠用的。桩子是老鼠进粮仓的必经之路,瓷器滑,走上去就滑下来。
两个男孩穿的是典型的白裤服装。看见膝盖上的瑶王手掌印了吗?
白裤瑶妇女在染布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总共不到4万人,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这次我去的地方就是贵州的荔波县。
因为人口少,外界对白裤瑶也就了解得少,加上白裤瑶至今还在本族通婚,其神秘之处就更多。
探秘一:为什么叫“白裤”瑶?
白裤瑶原来生活在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大坝子上。外族便假装与瑶王“打伙计”(交朋友),骗得瑶王信任,伺机偷走瑶王印章,并向白裤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瑶王率领民众仓促迎战,寡不敌众,并身负重伤。但英勇的瑶王仍双手扶膝,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阵亡时,染满鲜血的双手深深印在瑶王两腿的膝盖上。为了传扬瑶王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气概,白裤瑶人用花线在白裤脚口正面绣上瑶王阵亡时留下的五指掌印,以寄托白裤瑶人民对民族英雄的哀思!白裤瑶战败后,离乡背井,被赶到了深山老林之中。为了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白裤瑶女子便把被外族骗走的瑶王印章绣在背牌里,永远铭刻在心,也表达着白裤瑶族人对外族怀有的一种难以信任的畏惧心理。
探秘二:白裤瑶为什么也称二片瑶?
先要说白裤瑶对生殖器的崇拜。
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氏族、部落等群体为了生产和战争,必须保持并扩大人口,生殖就成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性要求,成为个人的义务。所以,生殖崇拜不是个人自发的行动,而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表现。 为了鼓励女性的生育功能,也是对于大自然的畏惧,就产生了对女性的生殖崇拜。
白裤瑶的生殖崇拜,最重要的一个依据是表现在婚礼的“压鸡”上。“压鸡”是对外人很神秘、对新娘和伴娘很难堪的环节。“压鸡”仪式举行在午夜之后,新郎家拿出一只未下过蛋的雌鸡,请出新娘、伴娘和新娘家的兄长,大家坐在桌上,新郎家派一到两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便开始和新娘家的兄长展开“激论”。
男方会问:“今天你送新人来到我家,是为了什么?”
女方回答:“送到你家就是你的人,为什么你自己知道的。”
男方又指着雌鸡问:“现在是午夜了,别人都睡了,为什么你还不睡。”
女方又回答:“午夜我已经睡了,是你吵醒了我啊。”
其实在这里雌鸡喻为新娘。“激论”开展到一定程度时,新郎家又拿出一碗清水和一根已划成两半的短的竹棒。水碗意为女性,竹棒既喻男性。双方就此再展开了激烈“论战”。
男方会问:“我现在想和你一起睡一张床,你是否同意?”
女方就回答:“在家是姑娘,出嫁是新娘,到你家来了,你想怎样就怎样。”
说完一次便往水碗里丢竹棒,如两半竹棒打开不一致,男方便被罚酒,如打开一致,女方则被罚酒,有时一拼就是几个小时,然后把雌鸡杀来敬伴娘和新娘的兄长。新娘是不能吃的。
所谓的杀不是用刀,而是由男方的人用手压住雌鸡,不能让它动弹,也不能叫出声音来,雌鸡就这样不知不觉之中成了伴娘和新娘兄长的桌上菜。
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的衍生,是对女性乳房的崇拜,因为女性乳房是哺育后代的典型象征。瑶族妇女夏天的服饰,上衣一前一后两块布,很随意地搭在肩上,而里面什么都不穿,侧览女性双乳若隐若现。一但弯腰干活,便是全览无余。“两片瑶”就源于白裤瑶族妇女夏季服饰。白裤瑶族妇女不遮双乳,不是情欲上的展露,而是对母性和生殖上的至高无上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