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逸舟: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
作者:何逸舟--国学培训师、传统文化研究者
学界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一种是“六经注我”。
所谓“我注六经”,就是根据历史上的相关典籍来注解经书,甚至借用训诂学来加以考证和研究。而不是盲目地认同某种观点。这种读书的方法,最见专业功底,也最能体现一个研究者的专业学术视野。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认为,李零教授笔下的《论语》比于丹教授口中的《论语心得》有深度得多,只不过阅读的群体和受欢迎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实际、融会贯通、纵横捭阖、交叉整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原有的经文基础上加以阐发、引申、感悟,然后提出建设性的独特观点,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时下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阐述,大多属于初级的“六经注我”。至于大师,面对老祖宗的经典智慧,我想谁也不敢遑论自己是大师。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注六经”的意思其实就是自己先读懂了读正确了;“六经注我”的意思就是在自己读懂了读正确了的基础上,再来开发、引用和建立自己的思想系统,进而去传播和应用。可悲的是,系统化和严谨性正是当今国学应用的一大漏洞。
诸子百家的作品浩如烟海,说实话,研究国学的前几年,我是在找“门”,或者说在寻找贯穿历史天空的那条“主线”,这个过程花了我很多年的时间,并且今天握在手中的“线”仍然似线非线,那道深邃幽远的“门”仍然恍恍惚惚。其间基本上只是到孔子孟子老子他们的府第门前、以及哲学和历史的高宅大门前晃悠晃悠,根本“不敢怎么开口”。即使到现在为止,也只敢说自己是最初级的“六经注我”。
阅读诸子百家的书,向来是一件难事。我们不妨分为三步。
一、我读别人--重在“我注六经”
这里的“别人”指的是古籍的原作者和后世的解读者。
在这个阶段,需要严谨的读书态度。坊间和网上关于国学经典的书籍很多,但我不建议大家读太多。在网上读古人的书尤其要格外小心。互联网是传播知识最快的途径,可是,互联网也是传播谬误最快的途径。很多关于古典的原文都是错误百出的,有些关于典籍的解读更是与原意谬以千里。因此,读古书,需要我们有一套过滤系统。
这套过滤系统不仅对阅读网上书籍有用。对于书店里那些后人解读古籍的书本照样适用。由于每个作者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可以解读出千万个孔子千万个老子千万本易经,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过滤系统来避免人云亦云、张冠李戴和贻笑大方。
有些读者可塑性很强,读完经典,有可能自己的思想门派便“皈依”到南怀谨、易中天、于丹、冯友兰、或者某个“神坛大师”门下;其实,象谁不重要,不迷失自己最重要。了解不是坏事,了然于胸是个过程。
这个阶段,“滤”最重要。而且我建议大家尽量读原典。
二、我读自己--重在“六经注我”
在“我读别人”的同时,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经历对话、与现实和历史对话、与古今中外对话;
时间和空间的变幻,导致我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往往容易迷失方向。不容置疑的是,古籍中除了大量的智慧外,也有不少的糟粕。因此,读古籍还需要读历史背景、读作者的人生,最终再来读当下、读自己,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在此基础上,再来“六经注我”。伴随阅读的厚度和感悟的深度形成自己的思想系统。方可以我注别人并惠及众生。
这个阶段,“悟”最重要。
三、别人读我--重在“我以六经化天下”
文化文化,文而化之为文化。化育天下众生,进而让这个世界:少一些欺诈,多一些淳朴;少一些争斗,多一些宽宥;少一些浮华,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危机,多一些和谐。是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个境界非一般人可以达到。对于培训师而言,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为善莫大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在文章中是很难读到的,世间的诸多智慧,大多藏于脑中。个中原因,一言难尽。
这个阶段,“化”最重要。
总体来说,读书,需要把“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方式结合起来,而且“我注六经”在前“六经注我”在后,否则容易误人子弟,这是一种严谨的读书态度。
2009、03、02草就,何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