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
一般认为,香港主板的上市门槛比较高,联交所对企业规模、盈利、品牌和行业等方面的要求,比创业板甚至国内A股中小板更高,中小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来后,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
以近期招股和上市的公司为例:诗天控股上市前三年(2005-2007)净利润分别为港币1683万元、2757万元和2994万元;锦盛集团上市前三年净利润分别为港币4601万元、4929万元和6130万元;2008年底上市的威达国际前三年净利润分别为港币1800万元、2266万元和2425万元;而南亚矿业上市前三年更是尚未盈利。如果时间倒退一年,凭上述公司的经营业绩,在香港主板上市是无法想象的。
人们不禁要问,什么原因导致香港主板市场IPO出现这种巨大反差?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金融危机后,参与新股发行资金在减少。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收紧信贷,一些欧美投资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安排方面不如以前灵活,在市场减少流动资金下,动辄数十甚至上百亿的融资难以实施,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规模不大,在发行方面不会存在太多风险。
二是市道低迷,投资新股的赚钱效应消失。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股市持续低迷,许多新股在上市后不久便跌破发行价,以2008年新股二级市场的表现看,全年共有31只新股上市,竟有23只跌破招股价,有些股票更是长期潜水。新股这种表现使得一级市场投资的赚钱效应丧失殆尽。
三是估值较低,许多通过聆讯的公司推迟发行。许多通过聆讯的公司认为在如此低迷的市况下,公司估值大大低于预期,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甚或影响公司形象,因此推迟上市时间的不在少数。港交所的统计显示,2008年因市况欠佳而暂缓上市计划达35家,当中不少是大型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联交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不可能放着生意不做,想尽办法改变门可罗雀的窘况,让这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到主板挂牌,才出现中小企业“鲤跳龙门”的景象。
谁的机会
金融危机下,谁会分享香港主板市场的IPO机会?
中小投行首当其冲成为受益者。由于逆势IPO多为中小企业,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大行作为保荐机构和包销商,这些中小企业也不是大行的目标客户,因此中小投行成为这波IPO市场中的受益者。其中新鸿基、创越融资、大福融资、汇富集团等中小投资银行获得了大部分业务机会,而此前由国内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如光大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等都分得一杯羹。
国内中小企业可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抓住香港主板市场的IPO机会,一举登陆香港主板市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不争事实,尽管各界频繁呼吁,政府也积极出台各种措施,旨在改变融资难的现状,但困难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银行惜贷、A股IPO市场停摆、呼声甚高的创业板市场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都使中小企业更为迷惑。金融危机既带来了“危”,也带来了“机”,国内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次香港主板市场IPO的机会。
融资策略
对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把握上述机会,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
首先不要过分计较发行价格和融资规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都不具备太多优势,首要的是先拿到主板的上市资格,因此不要过分强调市盈率和融资规模。以锦胜集团和兴业太阳能为例,其发行市盈率仅为5.1和4.2倍,并不算高。但香港主板市场化程度较高,流动性相对充沛,并拥有众多成熟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企业扩大国际影响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因此主板上市资格弥足珍贵,一旦市场回暖,IPO市场的竞争便趋于激烈,中小企业在主板上市的可能性将变得微乎其微。
其次是适当控制发行比例,尽量少稀释股权。由于市场状况不佳,IPO时很难获得较高发行市盈率,融资规模偏少,因此首次发行可按最低25%比例发行股票。一旦市场好转,股价走高,便可以考虑启动再融资。
本文发表于《理财》杂志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