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VS.外企


去年毕业,我去了一家国企,做电子政务;我科大四五分流直博的同学因为个人考虑放弃了攻读博士半路拿到硕士也匆匆踏上了工作岗位,去了一家外资投资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做音频项目。

国企和三资企业特别是IT行业,在薪资待遇上根本没有办法比较,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询问兴唐物业的一位主任。他推荐我去读名为《血酬定律》的那本书,并且举例外企就如黄蜂,国企就是蜜蜂,黄蜂是单独行动力求高效益高效率,而蜜蜂是集体行动,也就是说国企是按照国家总体部署亦步亦趋的发展,而外资企业就是根据企业目标抢占市场。近来的国企改革也就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了中上层管理人员的薪资和工作方式,而普通职工薪资和工作管理方式没有什么深刻的改变。

其实,上述的比较也就是论证我和同学的薪资差距,我大概不到他的一半。不过,国企确实比较稳定,工作的节奏也不见得怎么逼人太甚。本来按照这种工作节奏,计划上班时间专注于工作和工作相关的技术就会赶上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业余时间足够发展个人爱好与兴趣,只是太自由,上班时间被上网等一些闲事所消磨。而听同学讲他们的工作很累,几乎忙得没有自己的时间,因为几次迟到被列入重点观察对象。此次经济危机,各个经营不景气的公司纷纷裁员减薪,国企依然如故,没有感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和我的同事都过得很平淡,而我同学却面临了需要重新找工作的“温柔一刀”。来到北京,几次想换间好点的房子但是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而且公司地处北京的繁华地段,因此几次都打消了这样的念头;而最近我同学搬家,换了间相对便宜的房间也是因应理财之道吧。

一位过来人,五十岁的职场前辈,在外企呆过很长时间,现在一家国企做高级管理人员劝导我们国企才是适合我们发展的地方,不知道这种训导是个人体会还是有其他想法所为。逊色的薪资怎么都是个人的生计问题,特别是涌入大城市、没有什么基础的年轻人,在国企消磨岁月简直是一种折磨。

我在北京遇到很多初高中毕业就涌入大城市打工的,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座城市,而繁华、快速的都市生活也将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吧,但是这种城市是不属于他们的,等他们到了成家的时候,这些人就会离开这里回到乡村。而这段洒在大都市的金色华年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浅浅的浪花。

而对于那些拥有高学历,立志扎根大都市的年轻人呢?投身国企对于面临的社会挑战又会赢得怎样的竞争力呢?近来朋友当中对国企的抱怨增加,主要集中在薪资上,感觉国家有所亏欠为他拼命努力的人,而外资企业为了争夺人才,抢占市场,给予的丰厚待遇却更显得诱人。这些问题会昭示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吗?看不到,但是会明白。国企的改革会考虑这些问题吗?疑惑改革都会认定这些终究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