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易错的字——“乐”与“吐”
1. “不亦乐(lè)乎?”还是“不亦乐(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首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乐”字都有两个读音:lè,动词或形容词,意思是“高兴、快乐、笑”,如“乐观、乐趣、乐呵呵、乐天派、找乐子、乐不思蜀”等;yuè,名词,意思是“音乐”,如“乐曲、乐队、乐章、乐谱、乐器、声乐、器乐、军乐、民乐、管弦乐”。
《词海》,“乐”有yuè(音乐)、lè(喜悦、快乐)、yào(爱好,如《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luò(暴乐:脱落稀疏貌)等四种读音。其中,对“乐lè”解释的举例就是“《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可见,“不亦乐乎”应该读作“不亦lè乎”,而不该读作“不亦yuè乎”。
2.“吐痰”和“吐血”的“吐”有何不同?
“吐”是常用字,大家都认识,但是“吐痰”应该读第几声就不是人人都能读得准的了。“吐”是多音字,它有两个读音,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
如果“吐”表示“主动地让东西从嘴里出来”的含义时,读上声tǔ,如:“不要随地吐痰”“吐唾沫”。表示“说”的含义时也读上声,如:“一吐为快”。另外,表示“从缝隙里出来”的含义时也读上声,如:“吐穗”“蚕吐丝”。
如果“吐”表示“被动地使东西从嘴里呕出”的含义,就应该读去声tù,如:“吐血”“呕吐”“上吐下泻”。表示“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的含义时也读去声,如:“把赃款全部吐了出来”。
“吐痰”的主动权在于自己,吐不吐,吐在何处,可自行掌控。“呕吐”“吐血”却是生理病态反应,自身无法掌控。对于人体来说,“呕吐”“吐血”都属于被动的行为。由于含义不同,“吐痰(tǔtán)”的“吐”和“吐血(tùxiě)”的“吐”,声调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