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两个日本的启示
郑风田
“两个日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是指日本存在的一个特别现象,即指有两个日本:一个“高效、先进”的日本;另外一个却是“落后、低效”的日本。高效的日本主要集中在汽车、传真机、机器人等行业;而另外一个病态的日本则指日本国内效率低下、各自为政的产业,如农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服务业、运输、通讯与住房业等等,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排斥竞争,是一个落后和垂死的日本。
“高效、先进”的日本被人们研究来研究去,盛行的说法是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振兴政策。而哈佛大学著名产业大师M.Porter认为,日本的产业振兴政策实际正是目前那个落后的日本的最根本原因。而许多成功的产业恰恰是日本政策少干涉或者基本上不干预的产业。
以民用航空业为例,在政府的干预下,日本产业界中只存在一个单一的联盟,几乎不存在任何竞争。日本的化学工业是日本外贸省精心培育和扶持的一个产业,政府提供了许多价格控制政策,还有各种各样的有利税收刺激,借贷,新产品准入,产业卡特尔,研发费用补贴等等。事实上日本政府的这些特殊安排,不但没有培育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与此恰恰相反,很可能正是这些特殊的安排才导致了日本企业的失败。一个不利竞争的产业政策是低效率的政策,低效率最后彻底击垮了这些产业。
而与此对照的是,日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国内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空调业有数十个竞争公司相互竞争,机器人产业中有100多个公司,传真机行业也有15家公司。
日本缺乏熟练的高级人才也是导致产业失败的原因之一。日本的大学没有能够在许多重要的产业领域里培养出足够多的合格毕业生,比如计算机软件和生物工程。不少大学仅仅局限于应用领域的研究,而不是一些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但是大学的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国家的经济成长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