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联名投诉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袭剽窃


      6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他们联名投诉的对象是2007年底当选工程院院士的刘兴土。据了解,6位教授多是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而且多是刘兴土的老同事。

       1、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唯有在科技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而且学风正派者,才能被提名并当选院士。2007年按修订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条例进行的,每个票选阶段,候选人获得赞同票的票数,均由原来的 1/2提高到2/3,这意味着候选人必须得到更高的公认度才能当选。同时,增选活动坚持“学风道德一票否决制”。因标准更为严格,故当年只产生33名院 士,人数为历届最低。

       2、刘兴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1994年间,曾任该所所长。2007年经由7名院士提名推荐,通过院士评审和选举,年过七旬的他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2003年以来,刘兴土曾先后3次申报院士称号,从第一次申报起,就有人举报他。2007年院士增选活动启动后,又有若干人对其举报,其中有6位教授(研究员)还联名向中国工程院递交了长达两万余字的投诉材料。个人管理 - 价值中国网

      3、6位联名举报人中,有5位同在东北地理所工作,现均已退休。其中,80多岁高龄的黄锡畴先生是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 得主。而75岁的裘善文研究员,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等领域有较深造诣,取得过包括国家八五科技进步奖在内的诸多奖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领取者。除东北地理所的老同事之外,另一位举报者,是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我国著名草原生态学专家——李建东先生。

      4、6位教授的举报内容是“抄袭剽窃”,具体牵涉刘兴土先生申报院士的4本书:《松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东北湿地》、《沼泽学概论》。

       5、按照惯例,在学术著作中引用他人成果,应在文中引用处做标注,同时在书后列入参考文献,并使二者一一对应。如果引用处不予明确标注,读者将不知其通篇所讲,哪些是其自身成果,哪些是别人观点,从而误以为这些都是作者的“开拓性研究”或“原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