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引发儿童窒息急救法


  宝宝的成长需要关注细节,最好不要让宝宝吃果冻,果冻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危险性极大。全国各个地区因为儿童吃果冻死亡的例子很多,很多小生命就结束了,给我们年轻的父母带来很大伤害!

  去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一名叫袁佳豪的湖北男孩,在过三岁生日时,妈妈买了果冻让他吃,结果果冻卡住了小佳豪的喉咙,孩子因多发性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心脏骤停、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近年来,类似悲剧屡见报端。

  

      去年10月,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虽然果冻个头加大,但对孩子的威胁依然存在——

      “过春节买糖时多买些果冻回来,孩子们都爱吃!”近日,老杨在交代儿子置办年货时,把孙子孙女们爱吃的果冻列进了年货之一。

      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一批不合格果冻,让我们意识到,美味的果冻也存在安全问题。为遏制频发的果冻“杀人”事件,2006年10月,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新国标规定,消费者最常用的杯形果冻杯口内径必须大于或等于3.5厘米。但专家认为,按新国标生产的“大个儿”果冻,如果食用不慎,仍能造成儿童死亡。

  前不久,医院急诊科接连收到几例2-5岁的小孩因果冻或花生卡在食道或气道的患儿,由其父母送医院急救,均由于抢救及时才免于一死。全国由于体积形状和包装方式不当,果冻引发的儿童窒息死亡案件不断发生,其中小型杯样装的果冻问题更为突出。在此医师提醒父母,慎购小型杯装果冻产品,建议不要向儿童喂食,更不要让儿童单独食用。

  有关食用果冻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案件已经发生多起,其中小型杯样状的果冻问题最为突出。小型杯装果冻又称“迷你果冻”,食用时可以一口吸食。但医生认为,小型杯装果冻的大小与儿童的喉咙相若,当儿童通过挤压,将果冻吃进嘴里不慎被噎住时,就可能导致窒息死亡。由于3岁以下幼儿会咽部发育远未成熟,吸食食物的时候更容易被堵住气管。另有案例证明,10岁以上的儿童和老人也容易被噎。

  一旦果冻引发的儿童窒息,家长如何急救呢?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叩击病人的背部,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这里介绍海姆立克手法,简单易行,十分有效。

  美国海姆立克教授发明这种手法,曾挽救了数以万计喉气管异物病人的生命。

  方法如下:

  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

  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

  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