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315


           郁闷!是谁恶搞俺孔和尚?

 

真真假假315

 

两会圆圆满满落幕了,315也真真假假扮酷了。咱中国人民有本事把一切都乐乐呵呵打发过去,迅哥说:时光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正如八十年代民谣所云: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公平地说:祖国还在继续进步和发展,目前比其他国家还稍微好过点。然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清照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就。”所以咱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居安思危也。孔和尚希望,在此中美欧亚都面临巨大困难之际,各方各界,务必捐弃分歧,联手奋斗。富国与穷国,大国与小国,资方与劳方,左派与右派,精英与草根,海龟与土鳖,应该精诚团结,共谋大计。中国不该窝里斗,世界更不应该窝里斗,因为些个石油啊、大豆啊之类的,斗得你死我活,哪天再来场世界大战,死上三五亿口子,谁又能占到便宜呢?

国家大事,自有肉食者谋之。咱们读书人,还是照常读书。有人问:“老孔,你写博客不耽误做学问呀?”这就是不懂学者的生活了。正经读书人,谁不写点日记笔记读书札记?没有电脑的时代,写在卡片上,本子上。有了电脑,写在屏幕上。如今有了博客,随便组合组合,就算是一篇博客了,日后写文章需要线索时,也方便查寻。您还以为学者写博客跟某些媒体明星似的,把这个当成命根子哪?就是朋友们在此虚拟空间一玩一乐而已,跟那真真假假的315,也有一拼吧。下面所记,多多少少都跟315具有同构关系也。

《战略与管理》近日复刊,寄来了09年一二期合刊的内部版。1993年创刊的《战略与管理》,是我当年到处向人推荐的严肃而大气的刊物。后来渐渐严肃有余大气不够了。此番复刊,首篇文章《复兴中医,再拓伟业》又呈现出严肃而大气的味道来了,后面几篇文章也均有分量。希望中国与十五年前相比,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时代吧。

《社会科学论坛》092月上的赵勇刚对《画皮》四个电影版本的理性批判,写得很好,视野开阔,对香港电影越来越庸俗化商业化的殖民地文化特性,批判得既尖锐又稳健。同期陈平原和饶毅教授共话北大发展的讲演也值得一看,很活泼也很切实。

据《检查日报》报道,四川18名局级干部被两个诈称“杀手”的农民电话勒索,说他们得罪了别人,对方雇他们取这些干部及家人的性命,若给一些钱,干部即可保命。结果17名国家干部先后共付给“杀手”近12万“保命费”!到第18位干部才报警,识破骗局。这则消息可以当成高考作文的材料了。

《韩山师院学报》寄来69期样刊,里面有对话陈平原夏晓虹两位老师的专版,登载了孔庆东的《骆驼祥子与围棋》。《渤海早报》09222日发表孔庆东《李白与样板戏》,剪裁得体。

中科院心理所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运动员的大脑比一般人的要复杂,社会上流传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们往往根据“常识”来教训别人,这样做也未尝不可,但首先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所依据的“常识”是否经过科学的或者生活实践的验证。

香港传真091112期是黄元的《苏联解体的挽歌》(上下),详细梳理了苏联和苏共的解体史,认为斯大林背叛了列宁是苏联解体的总根子,并指出假如当初苏共灭亡了,剩下一个与西方合作的庞大的苏联的话,“对世界,对中国而言都不是什么幸事。”13期是军科院李德义少将等写的《中国历代统一战争中的政治策略运用》,列举了怀柔、和谈、舆论、离间、收买、联盟、招抚、用降、优俘、安民等十项策略,指出攻心是政治策略的核心,军事压力是关键。这些论述都很正确,问题是我们不但操作得不顺利,而且敌对势力正在用这一套来对付和瓦解中国的各个阶层。

《北大信息周刊》多期无甚可记。09年第9期登载了曹文轩老师在作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上讲的“越是写了个人经验的东西,越能体现鲜活的历史画面和历史景象”。此言讲得非常及时,当下中国作家所写,多数不是来自个人经验,而是来自集体洗脑后的概念图解,例如先有了文革是“浩劫”的概念,然后再去编造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文革悲剧”。这跟过去先有了旧社会是“万恶”的概念,然后再去编造自己从来没见过的“狗地主天天打死贫下中农”的悲剧,其实是同一种弱智创作。二十年后,恐怕又有作家根据某种概念,把改革开放时代写成人民天天喝毒奶,满街都是大头学生无腿少女,一死就是八百万之类的悲剧了。同期许智宏校长总结北大精神时说,北大的成功是因为有“牺牲主义”,这确实是北大的一个重要精神。

老北大校友张中行,09225日去世了,媒体称之为“国学大师”,听上去感觉是对张中行的侮辱。这年头“国学大师”已经成为近乎骂人的词儿了。差不多一百岁的人了,爱叫啥叫啥吧,何必毁人家的名誉。就算涌现出一百万个“圣人”或者“先知”,我看也不必慷慨激昂地去“揭露”和“剥皮”,那不正入了“名目”的陷阱么?人家都争当大师和圣人,就让他们当去,你本本分分地当你的老百姓,难道有什么不安心吗?更何况从白纸黑字查出的“材料”,其实往往是很不可靠的。生活的复杂程度,超过一切考证者的想象。假设有人查到宋美龄的出生证上写的是“男”,难道我们就大骂蒋介石是骗子,说蒋介石其实是个同性恋吗?查材料就可以做学问的话,那做学问也太简单了。

孔和尚每天要看各路朋友发来的许多资讯,其中《手机报》很得我心,就回信表扬曰:

老曹老丫二位:

感谢每天发来手机报!你们的手机报编得非常好!第一简明及时,第二左右公正,特别是第三,画龙点睛的几句评论,一唱一和,实在是开创了一种信息时代的文体。这种新闻要点加简评的文体,是鲁迅先生发明的,但他只是自己一个人剪报一个人评点,深刻老辣但不够通俗晓畅。你们的手机报视野开阔,焦点集中,饶有风趣,我戏称之为“和谐社会的模范文体”。望二位长期保持,为人民多送精神滋养!

31415日,跟服务员要了一叠信纸,回复了一堆积压的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就在网上回复吧。

成都马嘉同学:

来信收到,谢谢你体谅我,说直接在博客上答复也可。首先,你可以转载我的博客文章。其实转载我文章只有三个要求,第一不得用于反华反共反人民,第二不得用俺的血汗劳动进行商业牟利,第三要经过本人同意,一时没有联系上的要事后通知。你所问的学习语文和文学从何下手的问题,我想除了你正在读的那些书之外,主要抓住这么两条,可能对你有帮助。第一,多读原著,少读教材。网上很多人都是没读过几本“真正的书”就以为自己知道了“铁的事实”,然后就开口骂人闭眼犯困的。例如最近就有位女士来信骂我污蔑曹雪芹,说她要誓死捍卫曹雪芹,坚决鄙视孔叫兽云云。我确实在某地讲过一句“曹雪芹姑娘”,是调侃那些没读过《红楼梦》的望文生义之辈的,并非我自己认为曹雪芹是女的。可这位雪芹迷没有读过我的原话,就根据道听途说而勃然大怒,而且也不留真名实姓,让我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第二,你要每天写日记,怎么写都行,就像我的博客这样最好。很多朋友疑心我每天写博客,耽误了正经工作。其实我们中文系的很多老师从小就天天写日记和读书札记,在那没有电脑的时代也是这样,现在有了博客,不过是把那些东西搬到网上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把真正的学术工作成果贴到博客上去吓唬人。日记写好了,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难事了。此话可能很多人不信的。真理其实不在遥远的山那边海那边,就在我们眼前,不过多数人分辨不出而已。耶稣曾经来过的,不是被大伙给钉死了吗?孔子不是被包围在树下饿了好几天吗?你就先从这两条做起,肯定会有起色的。你说想给我寄明信片,那当然欢迎,我愿意满足每一个有正当爱好的革命青年!

最后抄录一封北大朋友的来信结束吧。

孔老师:

很久没向你请教了。见老师精神旺盛,嬉笑怒骂中匕首越发锋利,刀刀刺进“敌人青红的苦胆”,且大有越战越勇之势,甚是高兴。可是汉奸走狗虽多,敢明刀明枪,划下道儿与你杀仗的却连一个也没有。无物之阵,独孤求败式的孤独和悲哀,是否深入骨髓了呢?哈哈,若我功力强点真想装个反面派和你干一仗,挨你几拳。

    至前年酒楼一遇后,到北大已四期了,小弟是很认真的把北大当作“我的大学”的,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上一次大学,岂止是没有青春,连生命都是极度残缺的。物质这么充裕,若不花点力气收拾心里这些小情调,生命这么漫长,太难挨了。也是求死的人,也想在死前获得某种生命的延伸和飞扬。

    要向老师请教一下读理论哲学书的方法,阅读中怎样寻找,怎样抓住和知识点和方法。

现晓得,要读书要从东西方文化哲学这两条脉络从源头梳理下来。去年以来读柏拉图,读亚氏,其中《柏拉图对话集》和《形而上学》这两本读的很慢还是如在云雾里。找不着方向,抓不着知识点。不能认同他们的推理逻辑和分析方法。

后又读了德里达,福柯,萨特,弗洛伊德等,读的时候觉得抓到知识了,很兴奋,可书本一关,不多久就又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不知到哪儿去了。外国文学名著也读不少,有感应的也很少。莎士比亚的,雨果的巴尔扎克的读起来就有很痛苦的感觉。苏联俄国的诗歌小说很喜欢。读我们中国的书很好。从孔孟,老庄,到现当代的作品,很感应,内化的快。甚至常常读完一本书会有很久缓不过来,或有被雷电击穿生命的感受,生死疲劳的背负和纠结,在这些感受里能不断更生。

今朝识得大千貌,始信文章愧不如。

 

本期博客思考题:

1、          读者来信最后的两句诗,作者是谁?

2、          怎样预防将来的某些人全盘否定改革开放?

3、          大豆为什么是战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