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管理》连载十九: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如果老洛克菲勒突然复活,到哈佛商学院讲课,他会说些什么?

    我想,他一定会感叹,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了,不知道怎么搞企业了。崇尚放任自由经济的美国,再也不是一个自由经商的天堂了。清规戒律一道道地捆住了企业的手脚,经营者一不小心就触犯了法律,不得不聘请精通专利法、商标法、公司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反垄断法、审计法、会计法、税法、环境保护法、工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土地法、房产法、海关法、银行法、反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法、动物保护法、食品法、药品法、包装法、广告法、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的许多专业律师随时提供法律咨询。当然,早在1911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成七个独立公司之时,他已经感受到这个强大趋势了。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这似乎是好事。法网日密,企业就不能为所欲为。破坏环境、剥削工人、损害消费者、危及债权人、搜刮小股民、偷税漏税、垄断定价、制假售假等等行为就能够被消除或减少。但是,法网日密也产生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各类执法机构不断产生,律师、会计师、审计师数量日益膨胀,诉讼费用越来越高。这些费用或打入企业成本,抬高了产品价格;或打入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水平。第二,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法律约束,企业并不是被动等待,事实上,大企业会主动出击影响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争取对自身有利的法律环境,在看似严密的法律条款中,为特定类型的企业经营活动留下空子。如此,名义上是为全体公民的法律成了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的法律。

所谓“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之说,意味着经营企业日益变成了经营法律。

    企业外部法网日密,企业内部管理也日益依靠规章制度。美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一定高,但是制度水平一定是全世界最高的。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的?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美国企业制度演化的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你自己的企业管理思路。


第一章          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制度

企业产权制度考虑的是,企业归谁所有,所有者之间的权力怎么分配,怎么实施,怎么约束。相应地,出了问题,企业的责任由谁来负担,负担多少,怎么负担等。

企业治理制度考虑的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要不要分离,分离后如何保证所有权对经营权的控制、监督,一旦经营权失控怎么办,一旦经营权反控所有权怎么办等。

产权制度与治理制度密切相关,在理论上可以分开,在实践中相互影响。因此,放到同一章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