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应该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手段


  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应该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手段

  田忠国

  战争与和平,是一枚铜钱的两面,因为,世界的资源性稀缺和人类欲望的无尽,本身就具有尖锐对立的矛盾性质。解决矛盾的途径,就目前看只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和平威胁或意识形态的战争,达到战争目的,另一条就是战争了,比如美国占领伊拉克,表面是为了民主与自由,其民主与自由的背后,也就是美国或者说小布什的真正目的,则是石油。和平式战争代价小,但对弱国来说,损害比之战争一点也不小。因为,军事战争可以激发人们共同抗敌的斗志,而和平威胁或意识形态的战争,由于价值判断体系的敌国化,战争掠夺往往演变成主动奉送。对于这一点,为政者和全国人民要有个共识,形成民众的共同意志,也即国家意志。需要指出的是,扼阻战争的手段往往不是礼让,因为,礼让只会激活霸权者更大的野心,而是坚定的、鱼死网破的战争态度,因为,战争态度表达的是战争底线,而战争表达则是对破坏战争底线者的强有力惩罚。因为,战争有时是和平的最佳通道。

  我个人认为,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应该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手段。因为:

  一、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是我国主权和利益的基本诉求

  我为什么一再强调我国必须向世界表明我国的战争态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是我国主权和利益的基本诉求!而并非为了称霸世界。从世界历史上看,称霸的野心是衰败的开始,因为,战略上的称霸需求,往往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无法同步,也就是说,霸权战略需求,往往是一个国家踏上不归路的开始。但是,不称霸并非允许别国称霸,损害我国安全和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说,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只是战略手段,而求得和平与平等、打出和平与平等,扩展我国更大的和平发展空间,巩固我国空间主权和经济主权,造福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才是目的。

  二、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是战略哲学的艺术表达

  三十多年前,我不到二十岁,那时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士兵,但因为鼻子有问题,没能如愿。到了三十来岁,经过对我国古典兵书和文化的研究与思考,我发现,大国兴衰并不完全取决于战争,而是取决于战略哲学。因为,战略哲学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今天与明天,解决的是国际关系的制衡点与制胜点,解决的是如何抑止霸权并在霸权的阴影下如何走出一条强国之路的问题。而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不过是战略哲学的艺术表达。

  张文木先生认为,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事实上确实如此。因为,刀尖上智慧的闪光,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语话权和影响力,而刀尖上的战略语言,则是一个国家空间主权和经济主权的最低底线。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失去战略哲学的艺术表达能力,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底线的丧失和捍卫能力的缺位。而国家底线的丧失和捍卫能力的缺位,则意味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受辱时代和主权空间、主权经济受损时代的到来。因此,解决好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的相互促进关系,在战略哲学上拥有艺术表达权和表达力,是我国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立体外交需要鹰派和温和派的目标一致与同步互动式配合

  构建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机制,需要在目标统一,但战略哲学的艺术表达上有差异,也就是保持鹰派与温和派的同步互动,形成立体外交的战略攻守格局。其中也应该包括民众表达,陆、海、空、炮四军齐发。在这种立体外交的表达机制上,高层根据国际风云变幻,择优出击,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交替使用。我以为,只有形成了我国的立体外交攻势,并有目标、有节制的行使战争表达权,才能有效阻止损害我国主权空间和主权经济的行为。同时,对于那些站在外国政治经济利益行使表达权的“专家学者”,也要建构民众批判机制,使其不敢公然挑战我国底线,为外国效劳。当然,这要确立我国鹰派的核心地位,使温和派从属于鹰派,只有这样我国才能保持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占领道德制高权和战略制衡、战略制胜制高权。如果放弃道德制高权和战略制衡、战略制胜制高权,就等于放弃我国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的主动权,处处处于被动地位。

  在本文中我之所以说我国应该展开以鹰派为主体,以温和派为辅的立体外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鹰派展示的是捍卫我国核心利益的战争态度、战争决心和战争表达,而温和派则展示的是一个国家对战争的中性状态,二者交替进行,所谓恩威并加,只有这样才能打出我国国际的战略空间,使某些窥视我国核心利益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道德制高权占领的是国际上的无形空间,而战略制衡、战略制胜制高权,则是占领的可以约束战争发生的有形空间。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构筑成我国在国际上的高端表达权,而不是处处受制于人。

  四、战争表达是我国主权和利益最后的完整表述

  有人可能以为我是个战争狂,但是,当霸权成为控制世界的主流思潮时,任何一个国家在霸权面前,只有行使了战争表达权,才能有效的制约战争,这是一。其二,战争表达是我国主权和利益最后的完整表述。因为,只有战争才是捍卫我国主权空间和主权经济的最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说,温和派起的永远只是个调节作用。其三,在核心利益和主权空间的底线上,如果没有战争表达,就没有底线。因为,预设的底线,唯有战争表达才是个完整的战略哲学艺术语言。也就是说,没有战争表达就没有底线。

  五、破解封锁的最佳途径是在霸权者脑门上砸钉

  有的霸权国家对我国从陆、海、空,包括外空实施封锁,有人很不理解。我以为这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达到世界霸权的目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有效控制有与之抗衡能力的潜在国家。而这,就是美国为什么一直把我国视为潜在敌对国家的原因。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对我国的不了解、不理解,我国也没有给予充分说明造成的。其实,如果认真研究美国智库的相关东西,人们不难发现,美国对我国各方面的了解和理解,比我们自己还清醒千倍万倍,这就说明,所谓美国对我国的“不了解、不理解”,不过是美国实施世界霸权,扼阻我国发展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论我国怎么解释、怎么让步,不仅不会使美国对我国有所“了解、理解”,而是相反。因为,只有这样,美国才能保住对我国实施军事打击的权利。因此,我个人认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解释,更不是让步,而是破解美国对我国的战略控制。

  我还认为,破解美国对我国封锁的最佳途径,一是守住门户权。二是在霸权者脑门上砸钉子。比如,在美国的门户前建立军事同盟国,保持随时都能摧毁美国首脑的主动权。

  结束语

  战争表达永远是捍卫国家底线最完美的表达方式,因为,外交表达失去效果后,战争表达就是一个国家捍卫国家利益的最后也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有的多民族国家,在经历了族群冲突的折磨后,反对民族主义,这是一个国家维护族群和谐相处、共同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某些人以反对民族主义的名义反对爱国,这就是不智之举了,试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爱国主义,假如有外敌入侵,谁来保家卫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楚,爱国不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也不是爱国。民族主义是一个国家内部族群冲突之源。但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谓民族主义,只要目的不是为了灭绝另一个民族,而是出于维护本国人民共同生存、共同利益的需要,就是一个国家多民族形成共识后的爱国行为。因为,任何国家之所以形成国家,并在国家共识的指导下,采取对外的共同行动的原因,就在于,一,国家的主体是民众。二,一个国家民众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国土。由此可知,所谓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民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安全的问题。也由此可知,没有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就无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环球网对本文的报道地址: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09-03/39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