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当娱乐
谁都知道工作和娱乐是两码事。工作就是闷着头干活,枯燥无味;娱乐就放松心情,开心玩耍。
就不能把两者揉合在一起吗?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在娱乐圈工作的人真好,既工作了又娱乐了。可是,就算是在娱乐圈混的,某一项特定工作岗位,也很可能是单调、重复的,干长了恐怕也难免生厌。
N年前我在西门子家电做销售的时候,正是西门子家电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候,平均每年的销售目标增长率都在30%左右,压力比较大。我当时负责国美、大中这样的大客户,每天晚上看销售报表、培训促销员、联络客户,最后熬到很晚才拖着疲惫身子回家,倒头便睡。第二天一早睁开眼,心想:我今天还去吗?MD不干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赶到公司,装着一脑袋乱麻,开始销售晨会。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确不懂调整心态,也不懂调节压力。
越是放松心态,越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我刻意观察了一下,在我现在的公司里,各部门业绩最好的员工,往往都是状态轻松,情绪快乐的人。
所以做营销的要做快乐营销,做研发的要做快乐研发,同理:快乐客服、快乐财务,老板也要做快乐老板。这是个心态问题。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掘快乐因素,然后把这种快乐视为娱乐,进而心开气爽、业绩斐然!所以我给我的团队设计的口号就是:快乐的做出好成绩!
把工作当游戏
没吓着谁吧?我没写错。我认为完全可以把工作看成一个团体游戏,全体职员和老板都是这个集体游戏里的不同角色。
老板首先制定了游戏规则,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每人发一本《工作守则》,这个小本子可以看作是游戏规则说明书。当然,职场和行业规则也要参照,游戏的主要场所就是公司。
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有着不同级别的管理权限。
好,角色、规则、场地、任务、权限等都设置完了,Go!游戏开始!
很多网游产品是把现实生活内容虚拟成游戏,我在这里运用一下逆向思维,就是把游戏理念反过来应用到职场中来指导工作,各位意下如何?
好像有个游戏叫“虚拟人生”,当玩家玩游戏的时候,废寝忘食,沉迷其中,一心想让自己扮演的角色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升职、出人头地,甚至泡mm,如果你自己投入到现实工作中,也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和状态,那老板得多喜欢你啊!
所以,积极主动的去“玩”好你的工作吧,不要再当水昆族了。
把工作当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工作。
做任何工作都可以透过艺术的滤镜,来仔细观察。
要学会设计和欣赏。设计是提高工作的创新性、细致性和完美性;欣赏是满足工作目标要求、获得成绩后的欣慰和满足感。
市场人员,做一个精彩有效的策划案,不是一件艺术品吗?
销售人员,有效的完成一次客情公关并签下大单,不需要高超的销售艺术吗?
研发人员,设计出一个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那更不用说,产品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财务、行政人员,做出一张图文并茂的报表和详尽的数字分析,不值得好好欣赏和品味一番吗?
工作中绝不缺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只缺少艺术的心,和发掘艺术的眼睛。
改变一下理念,世界更精彩!
提高职业化素质
上述观点,能把工作看作娱乐、游戏和艺术,它的本源是什么?是来源于较高的职业化素质。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化素质,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轻车熟路,才能驾驭职责内容、控制工作节奏,而不被工作压迫的气喘吁吁。
如果不提高职业化能力,恐怕郁闷、压抑还是难离你左右。职业生涯平均30年,怎么度过好呢?
学习-改变-提高,不要跑偏了,之后,工作中不快乐是不可能的。
还有,认真工作的人是有魅力的。
有人不清楚什么是职业化素质吗?谁请客我就告诉谁,苏格兰打卤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