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年前涨价:可怕的自杀


              汽车年前涨价:可怕的自杀

                                          古清生

 

               经销商到底想干什么?

 

中国的两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与房地产,原本汽车较早进入市场化,纵然有政府那双手不时插进市场干扰,但汽车产业毕竟已经市场化了,这个市场化使汽车产业比房地产业健康得多。所以,在这一波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来临时,汽车产业虽然遭受冲击不小,几大巨头对2009年生产计划都有十几万辆的减幅,但由于不断地降价让利,已经稳住了市场,此后仍可以保持市场平稳过渡。

在舆论方面,大家也一直呼吁政府,降低汽车的消费税费,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在政府这边,因为年前拿到了燃油税超级大饼的利益,龙心大悦之际,也能从善如流,适度少拿点银子,降低了中低排量汽车的购置税,如果再持续施以舆论压力,政府继续让利也是有可能性。因为两大支柱产业,房楼崩盘无疑,只是经济界希望它的降价走安全通道的楼梯一步步下来,避免坐电梯“刷”的直降至楼底,那样的话,没有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的银行大厦体系也会夷为一片苍凉的废虚。

可是,政府这边一让利,512之后持续低迷的车市,刚拉起一条小阳线上升,经销商就迫不急待地涨价,扼制市场的健康恢复。这下子好了,消费者刚刚被汽车降价刺激起来的购买欲望,就让人为制造的涨价和供货短缺扼制,政府那一边,继续让利的行动终止。十分吊诡的是,这行为又引来政府干预,政府这边下令禁止汽车市场涨价。

政府是好人,汽车销售商是恶魔,这真是有趣呵,短视的经销商去自杀吧。现在媒体上一波波评论,汽车市场又牛起来了,果然是吗?也许,2008年积蓄了一年的购买力,要在年前释放一些,这明显是一个短期的增量,如果顺着这个小增量汽车制造商继续让利,政府这边也继续让利,让汽车消费市场修复到健康的程度,彻底告别暴利,以图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平安度过。可是,经销商要想什么呢?这后面,又是有哪双手在操控?导致全国的汽车经销商突然步调一致地涨价呢?好嘛,你这里一涨价,政府就不再释放利好了,购置税也不肯再降了,而且还打起征收尾气排放费即坊间云“放屁税”的主意。

 

           汽车市场基数大,金融危机没吹的那么好

 

俺说过中国汽车市场的基数大,这个基数大得可以让老跨不用动脑子思考就敢往里面砸钱。记得早年,台湾经济起步的时候,国民收入也就像中国大陆现在这种情况,汽车老跨也是拎着钱袋往台湾涌,在亚洲四小龙当中,台湾的市场还算大呢,2300万人口啊。可是,台湾的汽车市场有多大呢?老跨们框算下来,年销量有8万辆!就这个8万辆的汽车市场,老跨们都削尖脑壳往里钻。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市场,老跨们是轮番向里冲锋。至今,泰国和马来西亚仍然是老跨们的制造基地,因为东南亚有多达5亿人口。

说起来,中国每一个省都是一个汽车大市场,只要国民收入持续向上增涨,汽车市场的盘子都在扩大。而中国的每一个省,搁到欧洲都是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的从业者们,是没有必要缩头缩脑,消极悲观。

但是,眼下的情况发生了一个短暂的困难,便是世界金融危机袭来。世界金融危机应该是两年前就开始发酵,金融界早就嚷嚷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可能产生风险。一贯地喜欢侥幸心理的中国人,知道中国现阶段没有与世界自由通汇,感觉有一道防火墙,可以这边风景独好。然而,中国改革30年,改革经济的火车头珠三角地区,完全是依靠外向型经济体系发展。俺们关起门来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与珠三角的崛起有着密切关系。那时候,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突然崛起,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现在一样,人们狂热地炒股,房地产价格直冲云霄,游资热钱大有拥堵马六甲海峡之势朝里冲。他们可能觉得,21世纪的经济发达之神的手已经降临在东南亚的上空。

可惜的是,东南亚的经济结构没有同步升级,外向型的珠三角制造业扛上了东南亚,大面积地吃掉了东南亚在欧美日的市场,中国的劳动力比东南亚更便宜……所有的金融危机的要素都备齐之后,等着量子基金的世界金融大鳄索罗斯来最后轻轻一捅,一夜间东南金融体系全线崩溃,房地产大跌,货币像越南盾那样贬。俺在当时写过一本反思世界金融体系的书《追杀索罗斯》,这书俺接到许多读者电话。

然而,中国没有对此深入思考,媒体上每天都端出自我兴奋的两位数增长的快乐剂。俺国现有7亿8千万农民,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他们中间至少有7亿是失业人口,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中国只需要5千万农民耕田种地就足够。那么,中国虽然没有在制度方面进行都市化改革,但实际上正在步入都市化,年轻一代的农民潮水般涌向都市。

这么多劳动力,他们制造的产品,欧洲5亿人,美国3亿人,日本13亿人,加起来也不到10亿,就是让他们的产业工人全部歇班,也消费不了中国这么大的制造能量。纵观中国的经济消费政策,又没有一项不是抑制型,房地产价格的最大推手是政府,汽车市场的苛捐杂税无以计数。每一次改革,都是弃小税增大税。中国人生产的鞋袜,全地球每个人消费,估计也得10年才消费得完。中国人不消费,靠欧美日人民消费,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市场欧美日发生了金融危机,灾难性的重创,首推就是中国。

那么,在此现实情况下,汽车市场有一平稳走势,理应万幸,中国所有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都值得弹冠相庆。这时候应该继续向衣食父母们让利,而且还要加强优质服务,在道义上,也要向政府进言继续减少汽车消费的税费,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现如今可好,反过头是政府来批评汽车经销商了,你们自己要当恶魔。是不是政府每让一步利,你们都要私吞?

总而观之,这一波汽车涨价,绝对是经销商的自杀行为,在这此情况下,汽车消费者不妨忍忍,继续持币待购。如果消费者不主导市场,就会养育一大批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