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许真的是中国再次崛起的良机。当今年的底特律车展一片阴霾,被安排在本次车展重要展区的中国自主品牌华晨汽车及比亚迪汽车,令媒体眼前一亮。
事实上,从海外拓展屡有斩获,到国内市场稳步攀升,直致频频赢得国际热钱的青睐,这一切似乎都显示,自主品牌或许正处于进入快车道前的转换中。
本土回升最显底气
处于全球巨头争夺下的本土市场,最能显示自主品牌的日渐壮大。
日前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传来消息,1月份,全国汽车销售73.55万辆,,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14.35%。但仍超过美国1月份66.8万辆的销量,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出台的 1.6升及以下排量车辆购置税减半等诸多利好因素刺激下,乘用车市场已出现回暖迹象,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65%,为历史最好水平。
海外斩获提振信心
拓展海外市场屡有斩获,极大地提振了国内车企信心。去年国内汽车累计出口68.07万辆,同比增长11.1%,其中奇瑞出口一举突破10万辆。长安和美国TigerTruck公司双方在美投资设立长安汽车制造厂,合资企业成为首个中国汽车的美国制造商。
华晨董事长祁玉民认为,拓展海外必须实施差异化的策略。他介绍,华晨把国际高端市场作为检验品质的试金石,用符合欧洲高标准产品,树立起自身的品质标杆,同时进军东南亚、南非等低端市场。据悉,目前华晨整个海外销售网点达到83家,整车出口从十五末平均每年的约4千辆提高到去年的2万辆,增长率几近100%。
热钱下注频证新机
大量外资的注入也充分说明危机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充满机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将迎来新机。
2008年9月,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剧、股市大幅下挫之际,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旗下的公司,购入比亚迪2.25亿香港H股,交易总价18亿港元。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著名商人麦克库姆斯向华晨汽车中国控股公司注资,并可能成为未来华晨汽车的进口经销商。据悉,麦克库姆斯购买了华晨价值1亿美元的汽车股。
此外,美国国际集团AIG此前也向力帆注入约9000万美元投资,已认购力帆集团13.5%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