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出奇招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哑然失笑,但又笑不出来,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记得小时候家里亲戚来了,总要带些礼物。临走时,妈妈把这些礼物取出一半左右给亲戚带回去,称之为回礼。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表示亲戚之间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没想到原临汾市煤管局局长杨吉春也用上了这一招-------受贿时收一半退一半。这样的受贿方式可不多见,看来贪官也在研究受贿的技巧,既要受的好又要受的巧。你看杨大局长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收一半自己得益,退一半是为了长远的加倍的得益。你想,他这一举动既得到了眼前的好处,又为以后得到更多的好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落得个好口碑,贪官里的好贪官,煤老板如是说“杨吉春虽然也贪,但贪得‘风度、有尺度’”。看来杨大局长很能“审时度势”,把握煤老板的心理,放长线钓大鱼,果然煤老板们见杨大局长贪得有风度、尺度,拿了钱就帮人家做事,所以大家争着给他送礼。可笑之一,贪官有法术,深谙受贿之道,竟然获得行贿者的好评,类似于“优秀贪官”。

   可笑之二,行贿者觉得遇此贪官是幸运的。面对杨大局长的受贿方式,煤老板们不仅不愤怒,不无奈,反而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贪官,还给予了不低的评价,没想到贪官做得好,还有“风度与尺度”呢?估计杨大局长在位时。听到这些评论,心里肯定是沾沾自喜,既得利益又得人缘,真是高明呀!贪官做到这个份上,不是一般的境界呀。为什么煤老板会有这样的衷心的褒奖呢?我想,也许有以下的原因吧:一,贪官太多,杨大局长受贿在他们眼里是应该的,无可厚非的;其次,杨大局长身居要职,能攀上这个高枝,那是做金山呀,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懂;三,跟一般的贪官比起来,杨大局长要厚道多了,实在多了,收钱就替你办事,而且人家杨大局长崇尚有来有往,比起某些贪官的“血盆大口”,煤老板们觉得他是好贪官,是够风度的。

   笑过之后,是愤怒,是鄙视,是无奈。聪明反被聪明误,无论怎样的障眼法,无论怎样的辩解,贪官就是贪官,剥下画皮,原形毕露,百口莫辩。杨大局长站在被告席上不知作何感想,是不是还有贪官感言尚未流传后人呢 ?杨大局长作为贪官之一,很普通;但是他又不同于别的贪官,因为他创造了“杨氏受贿法”。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