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如何保证?
—— 从余秋雨的两篇文章说起
【陈明远博客文摘版编者按】鉴于余秋雨还在继续说谎骗人,并且牛皮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空,本博文摘版特推荐这一篇好文章,用一根小小针尖,捅破余秋雨最为自鸣得意的《道士塔》和《莫高窟》两个 牛皮泡泡——
北京市正在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上选有余秋雨先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道士塔》,一篇是《莫高窟》。我读了一下,觉得我们的教材编写存在不小的问题,故提出来,请方家指点。
中国古代在夏朝才有青铜器,西周末或春秋初才有铁器。战马的出现至少在商周之后。因此,帝尧或帝舜时代的战争,只能是石头、木棍,或许有竹木弓箭。所谓“哒哒的马蹄声”至少要在上千年以后才会听到。
最后,文章是这样结尾的: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这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莫高窟中的飞天,是佛教所说的六道之一或十界之一,现代中国人怎么能够是她们的后代?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圆寂塔”不知是何物?和尚死了,叫圆寂。塔是佛塔的简称,又叫宝塔,可以藏舍利和经卷,是从印度传来的。把“圆寂”和“塔”结合一起,给人的意思是:这是一种让和尚在上面圆寂的塔。这是作者的异想天开,世上从来还没有这种东西。不知何故,作者对于这种毫无根据说法反而有点执着和痴迷,在文章的结尾,他又这样写道:
“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把敦煌宝藏说成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不准确。除作者外,几乎没有人敢这样说。而“赤肠”更是不知何意?成语有“赤胆忠心”和“古道热肠”,没有听说“赤肠”之说。
以上只是我粗略阅读发现的问题,也是我首次发现中学语文课本中竟然出现如此惊人的错误!
中学教材编写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毋庸赘言。教材传授的是人类最新的知识成果。因此,科学性,即知识的准确性、可靠性应该是教材的第一要求。语文课本中涉及的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同样也有科学性的要求。……它会以讹传讹,贻害深远,尤其对于那些将来学理工科的孩子可能会误导终生。
其实,避免这样的错误也很简单,让一个历史系的本科生和一个稍有宗教常识的人把把关就行。我想,如果我们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连这样惊人的错误都不能避免,那我们的下一代就实在太可怜了!(章启群)
[评语]不把假的打下去真的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