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相帝王像


 

帝王相帝王像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有不少肖像画流传到今天。这个被称为童贞女王的国王,从孩提时分到行将就木,都有画像保留下来,不过到某个年龄段的时候,画像中女王娇美的面目就永远定格,不再变化。老年时候仍然青春永驻的女王画像当然不是真实的女王形象,就是年轻时候的画像,也并不完全就是她的真实面目的再现。
    
这当然不是画家自作主张的结果。为了把美丽留给世人,激发人们对于童贞女王的无限爱戴,软化人们的敌对情绪,她要求御用画师,把自己美化到让周围的人也认不出来的地步。女王晚年杀死了自己年轻的情人埃塞克斯伯爵,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说法认为,伯爵撞破了老态女王的真实面目才是他自取灭亡的关键。有一次,埃塞克斯从前线归来,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女王的卧室,而女王当时还没有梳妆打扮,暴露给情人的是完完全全的本来面目。这让女王愤怒、羞耻、反感、恼怒,以后又发生了一些别的事,女王就借机砍了情人的脑袋。刻意制造美丽形象是女王统治术的一部分,而窥破这种虚假就要付出掉脑袋的代价,哪怕是情人也不例外。相貌政治是伊丽莎白苦心经营的统治术。当时没有如今这样的电视传媒,人们要知道女王的形象,惟一的途径就是她的肖像画。而肖像画中美丽动人的永不出嫁的女王,当然是臣民们心中永远的最爱。老态龙钟的女王的真实面目,连她的情人也不能看见,何况全国的百姓!
    
在中国,有一位和伊丽莎白女王一样重视自己肖像的至尊,就是朱元璋皇帝。《明史》尽管对他的尊容充满溢美之词,但我们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朱元璋画像,简直是惨不忍睹。瓦刀脸、地包天、阔长宽广的大嘴巴子,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帝王气象。但在别的历史书上,我也看到朱元璋的肖像,似乎要威武端正得多。据说,他曾召集三名画师为其画像,前两位据实画像的画师都被杀,因为他们的画夸大了朱元璋的缺陷,但第三位只是在形似的轮廓上刻意美化才博得朱元璋的欢心。相貌堂堂是政治合法性的确证,一个尖嘴猴腮的人(通过画像让人看到)怎么能够让人相信是尊贵的天子?(作者: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