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快刀手,还是做捂股王?


  怎么做才能在股票市场上获利甚至是获得超额收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有些人宣传“快刀手”的操作方法:快进快出,积累小胜成大胜,同时避免损失越滚越大。也有的人认为:买卖次数越多,手续费印花税交得也就越多,因此要适当的长期持股。还有一些人认为:盈利会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对于亏损的股票要及时止损而对于已经获利的股票就让它继续涨下去吧。

  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有道理,看来确实需要仔细琢磨琢磨。尽管不排除一部分钱多得没处花的风险爱好者买股票就是为了体验股价波动带来的乐趣,大多数人买股票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赚钱,因此,我们应该为股票的投资业绩设立一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到底赚钱了没有。我们到底是赚钱了还是亏损了应该与股市参与者的整体水平作比较,而不是与我们自己的过去作比较,就好比所有人都赚了100万,而你只赚了50万,表面上看钱是增加了,但实际上你的财富排名下降了。我喜欢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标准,因为它反映的是股市参与者整体的水平,当沪深300指数上涨的时候可以看做股市参与者整体上是盈利的(但并不一定是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利),若是它下跌,那么可以认为大多数人是亏损的。当然,这只是一个近似的反映。

  然后,我们假定投资者的操作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比如1年)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面,这位投资者做出的对于应该买入或者卖出某只股票的判断的准确率是不变的。这也应该是合理的,选股的技巧以及判断趋势的能力的提高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它在一年或者三年之内是不变的。

  接下来,我们引入几个字母:Er代表我们采用某一种投资风格一段时间后的期望超额收益,我们仅仅分析当出现什么样的条件时它会大于0;用p表示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那么相应的做出错误判断的概率就应该是(1-p);用[f(I-hs300)]表示如果做出一次正确的操作将会给我们带来的超过业绩标准的收益,相应的[f(hs300-I)]就是若做出一次错误操作将给我们带来的损失的绝对值(尽管我们不能期望每一次操作带来的收益或者损失都相等,但是假定它们相等可以使事情变得简单同时也不会影响分析结果);x代表每次操作需要支付的费用总和,包括印花税等,我们假设在较短的时间内这也是不变的。于是我们就得到下面这个式子:

  Er=p[f(I-hs300)]-(1-p)[f(hs300-I)]-x

         =p[f(I-hs300)]-[f(hs300-I)]+p[f(hs300-I)]-x

         =p{[f(I-hs300)]+[f(hs300-I)]}-[f(hs300-I)]-x

  从上式可以看出,x是不变的,[f(I-hs300)]以及[f(hs300-I)]也是假定不变的,那么Er(期望超额收益)的大小就取决于p的大小(也就是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的大小)。所以,如果有投资者发现自己对于股票价值以及对于股市趋势的判断的准确率是如此之高,那么干脆就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做,该卖的时候卖该买的时候买。如果是对于自己的水平不是那么自信的投资者,尽量少操作几次或许还能有不错的收益排名。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对于亏损的股票要及时止损而对于已经获利的股票就让它继续涨下去并且注意止盈,那么[f(hs300-I)]也就是做出一次错误操作将给我们带来的损失的绝对值会变得很小,那么即便p值小一点,是否依然可以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不错,从这个角度来看,及时止损确实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焉知道投资者止损之后股市不会扭头向上呢?因此,在不使得问题变得太复杂的前提下,投资者的操作次数应该取决于其判断的准确率这个结论应该还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