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人的乐观与悲观


该文为08年9月20日至08年10月12日发表于海风股票论坛一个帖子(熊市的阴影不应妨碍我们用正确的态度与方式思考)中与股友的交流。

不管如何讲,
六磅先生的帖子对各位同仁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过往的一百多年太悲情了,
近二三十年来,
即使我们的国家日渐富强,
但我们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总体来说仍然不能摆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哲学,
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传统和文化,
也是一种客观的选择。
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投资人
要想具备以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美国人那样的信心是非常困难的,
不管你承认与不承认。

而今天当我们幸与不幸成为这个并不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参与者,
(就个人的感觉而言,幸否是不知道的,但知道肯定不是不幸)
尤其是当我们成为这一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者时,
能够感觉到的是:
悲观与绝望是普遍的,
我们缺乏的不只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传统智慧,
而面对这样一个暴涨暴跌的证券市场,
我们尤其缺乏的是对我们这个其实非常杰出的国家的信心,
及由此信心而滋生出来的我们本应具有的轫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六磅先生的每一个帖子对于我们都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的,
而这个帖子的主题无疑是正确鲜明的,
正如各位已经感觉到的那样。

但就投资这个主题来说,
正确的态度与思考方式不是问题的全部。

今天我们考虑投资的问题,
尤其是持有期限较长的投资,
是不得不进一步考虑当前的形势与局面的,
而当前局势的空前严峻已是不争的现实。

面临当前的形势,
让我想到的是十八世纪发生在美国的空前绝后的、卓越的黄金投机。
当时市场的操纵者竟然凭借其实力并借助于当时美国货币结构的缺陷控制了市场上所有的黄金,
一如今天的投机家们控制着石油价格的涨跌一样。
今天,已经充分暴露的次贷危机及那些因次贷危机引爆的各种危机其实不就是当年的黄金危机吗?
只是在当时,
经济规模少且世界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早期,
当时的黄金危机也不过持续了几年罢了。
 
 
今天我们面对的危机实质不就是美圆危机么?
如果是美圆危机,
这不就是世界货币危机么?
如果美国及美联储不能重建美圆的世界货币信用,
那么今天我们将面临着严重程度十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那样的危机罢?
在这个时候来考虑战略投资,
从大的方面来看或许是不够谨慎的。
 
 
说今天我们将要面对的局面空前严峻,
是因为这个危机肇因于与石油危机同一个时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从此,美圆成为靠强大的美国信用支持的纸币而已。
我们无法知道这个美圆到底还值多少,
首先我们知道的是,
美圆的发行量不是由民主的美国政府决定的,
而是由专制的美联储决定的;
其次我们知道的是,
自从美圆与黄金脱钩后,
世界经济经度过了空前严重的石油危机,
新兴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
技术进步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金融市场不时如涟漪般的动荡中,
全球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长足成长,
我们总体来说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中一次次感受着繁荣。
 
 
正如那个定居于新加坡的美国投资大师(请恕我经常需要时想不起他的名字)所说的那样,
直至今天,面对过多的流动性引发的绝望危机我们仍然在疯狂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这就只有走向崩溃了。
在此所说的意思是:
今天我们面对的危机的性质与当年美国的黄金危机是一样的,
但黄金危机的的深度与广度与当前的美圆危机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
今天我们的世界经济没有那位卓越的格兰特总统,
我们只有不是;
我们今天没有那时的硬通货黄金,
我们只有纸币;
而今天我们有一个昏聩的美联储,
却没有当时那样一个具有执行力的财政部。
 
 
当然,对于生活在中国的我们来说,
不管你是属于什么国籍,
其实今天的我们不过仍然类似于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
今天我们可能面临的危机也不过就是一个那样的黄金危机罢了。
进一步深究一下,
我们可能还要面对世界货币危机之后的较长时期的混乱。
在此我要不无荣幸地知会各位同仁:
价值投资精神的光芒可能还会闪亮,
但价值投资的方法可能已经随着美圆的崩溃而崩溃了。
在新的单极或多极世界货币地位重新确立其地位时,
长期投资的不确定性是这样的显著。
而在中国证券市场,
这种不确定性部分地是因为全球性货币信用的问题,
毕竟在过往的三十年中,
我们开放的步子实在不是那么稳健的。
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国内证券市场发展思路与方法的问题,
这是需要不断的前进与挫折才能走向成熟的。

同时,我还要不无荣幸地指出:
短暂的货币信用危机之后,
商品等资源品的以美圆标价的价格必定是上升的,
这种上升主要不是因为对资源品价值的深入认识
而是一种单纯的货币现象而已。

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当货币缺乏内在的价值时,
价格现象首先是货币现象。
预计美圆要恢复之前世界货币霸主地位是不可能的了,
但它肯定还是全球主要货币和结算手段。

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来看,
对资源品的需求无疑是在增长的,
这种需求将得到世界经济格局变迁的支持,
譬如新兴国家在这个世纪显然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并且这种发展将呈现与美国市场越来越不那么明显的关联,
因此常识是:
这种发展可能是相对可持续的。

过往近二十年中,
全球范围如火如荼的金融创新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货币的投入总量。
在美圆出现重大危机的情况下,
预计这些创新的进程或将噶然而止。
虽然这个结果对于资源品的价格上涨是显著的负面因素,
但随着新的全球货币格局的形成,
我对这些充当价值尺度的多元国际货币的信用仍然心存疑虑。
如果曾经的美圆都不过尔尔,
除非回到金本位,
哪里还有货币可以具有信用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呢?
 
 
在这样大点的背景下来看资源品的价格,
结论当然是清晰不过的,
我们可能永远告别了低价石油时代与廉价矿产品时代。

我们急需的是可靠的信用,
我们而且要以此信用为基础,
重新评估世界经济活动的价值,
道路实在遥远而且看不到清晰的方向。
在这个迷茫的时代,
如果资源品的价值都值得怀疑,
那还有什么是靠得住的呢?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
因此对这片土地具有深厚的感情与信心,
就我与六磅炮先生来说都是这样。
就如六磅跑先生字里行间对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一样,
我对中国经济整体来说自然也是充满信心,
但我始终无法感知美国经济复兴的前景,
哪怕是朦胧的前景。
长期看淡美国经济的前景,
甚或对美国能否复兴心存疑虑,
是因为对于美国经济来说,
货币金融政策最多只是其中一环,
甚至不是最关键的一环。
 
 
 
下面转述一分析人士的观点,
他的分析也许告诉了我们美国经济复兴的困难重重。
他是这样说的:

美国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如何将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
控制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如何在美元失去其国际金融地位的情况下,
和美国依赖强大军力控制非再生能源不成功的情况下,
从依赖于战争掠夺的石油经济,
转换为依赖自身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新经济。
不是靠出去打打杀杀抢能源,
招摇撞骗吸外资,
风风火火垒债台,
然后全民不负责任的稀里糊涂混日子的懒散过日子,
而是恢复美国立国的发明创造,
辛勤工作、吃苦耐劳和朴朴实实的清教徒传统,
重建国家。
在新能源、基础建设、教育和健康保险上重启炉灶,
一方面打压花里胡哨的华尔街,
一方面限制玩物丧志的好莱坞,
美国的前景不是没有希望。
 
 
在某种商品不能被替代的情况下,
其价值自然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问题是,美圆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虽然暂时不可替代,
但这种替代的过程似乎已经不经意间起步。
由于纷繁复杂的金融危机的核心在于美圆的信用问题,
在此情况下,
那条被一次次货币危机验证的“良币驱逐劣币”的故事就不能发生么?

今天,以美圆信用危机为核心的经济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中长期影响尚不明朗,
除了降息/对破产金融巨头的接管/向市场不停地注入流动性这些表象的行为,
但是,世界货币的结构在可见的未来一定不能多元化吗?
金融市场就一定不能更区域化吗?
作为生活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的我来说,
仅凭常识,我就知道:
美圆作为一种货币,即使是今天独一无二的世界货币,
其价值不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而美圆如果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劣币,
被良币们慢慢驱逐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少,
如果美国不回归其美国立国的发明创造精神,
与辛勤工作、吃苦耐劳和朴朴实实的清教徒传统,
再强大的美联储也不能恢复美圆过往三十多年的货币地位。
要恢复美圆过往的货币地位,
全然不在美联储今天或明天做了什么。
 
 
农夫想到的是:
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轰然倒下的时候,
其对美国、法国等国的影响也是不少的,
但日不落帝国还是安然倒下了。
历史的常识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大国的兴衰不可避免。

或许,经过一两年之后,
美圆还是全球重要的结算货币,
正如一战后的英镑,
但如果我们假定美圆仍是危机之后全球最强的货币,
这或许是一个最令人颤惊的假设罢?
这样的问题现在是没有结论的,
我们何妨拭目以待?

而我今天冒昧提出自己的这个观点,
是因为我们大都知道:
今天一美圆的购买力与六点八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相去甚远的。
所以今天以一美圆可以买多少A货币是一回事,
而美圆真正值多少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我们在此谈论美圆的问题,
其实不是这个帖子的主题。
如果我认为今天的金融危机其实是美圆信用危机或美国国家信用危机,
因此这远不是9。11或87年那样级别的问题
而你坚持认为当前的金融问题不过是另一个黑色的星期X,
我们的讨论是不可能深入下去的,
而过多的争论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